主页 榜书介绍 新闻中心 名家介绍 精品长廊 各地名家 大赛作品展 创作园地 联系我们
主页 >新闻中心 > 每日更新
新闻中心
每日更新 >
相关展示 >
书画动态 >
公告公示 >
热点新闻 更多>>
丈二巨幅榜书“中国... 2020-03-30
雨石:书法是修身之... 2020-03-30
书法收藏不能不知的... 2020-03-30
企业家江阴办书法展... 2020-03-30
桂林百名老年书画家... 2020-03-30
“中国梦·... 2020-03-30
“中国梦 燕赵情——... 2020-03-30
红色主题书法展 2020-03-30
“我的书法梦—于恩... 2020-03-30
“中国梦·... 2020-03-30

张家口沽源:从“穷得揪心”到“美得入画”

2020-07-07

  ​沽源聚焦易地扶贫搬迁、优化扶贫产业、健全防返贫机制全力脱贫攻坚

  从“穷得揪心”到“美得入画”

  脱贫攻坚县区行

张家口沽源:从“穷得揪心”到“美得入画”

  这是沽源县黄盖淖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整齐的房屋和街道。河北日报通讯员 梁志刚摄

张家口沽源:从“穷得揪心”到“美得入画”

  沽源县小河子乡蔬菜种植园区内的绿色蔬菜长势喜人。河北日报通讯员 梁志刚摄

  脱贫攻坚以来,沽源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完善基础设施,夯实产业基础,健全防返贫机制,全县综合贫困发生率由36.3%下降到0.79%

  辽阔的草原,蜿蜒的湖泊,茂密的植被,清新的空气……来过沽源的人常常感叹这里“美得入画”,然而又有谁知道这里曾经“穷得揪心”?

  曾经,全县233个行政村中77%为贫困村,贫困人口占全县人口三分之一,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脱贫攻坚以来,沽源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完善基础设施,夯实产业基础,健全防返贫机制,全县综合贫困发生率由36.3%下降到0.79%。沽源大地,脱贫攻坚如股股清泉滋润着贫困群众期盼已久的心田……

  易地搬迁,突围山水之困

  2019年11月,在北京打工6年的李桂桃夫妇,终于回到了老家沽源县九连城镇冰河营子村。

  冰河营子村是典型的贫困村。多年来,李桂桃夫妇守着几间四面漏风的土坯房,经营着20亩旱地,常常一年到头“不种地没的吃;种了地,冬天一算账又赔了钱。”于是,夫妻二人不得不离开村庄外出打工。随着年龄的增长,夫妻二人常常想回家,可村里的房子早已东倒西歪,回家成了他们无处安放的“乡愁”。

  开展脱贫攻坚以来,冰河营子村纳入易地搬迁规划。得到消息后,李桂桃和丈夫第一时间收拾行李回到家乡。2020年春节前,李桂桃一家搬进了位于九连城镇的70多平方米的新房。自家的土地,流转给政府引进的玖恩农业公司,一年收入近5000元。靠看公路的公益岗,一年收入3600元。李桂桃在玖恩农业公司打工,一天收入90块钱,加上各种政策扶持和农业补贴,李桂桃一家过上了舒心、踏实的好日子。

  九连城镇最大的小区——康居苑集中了该镇易地扶贫搬迁后的3163户6708人,在这里,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安居”故事。

  2016年以来,沽源县坚决按照“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标准,切实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脱贫攻坚“五个一批”的重中之重,紧扣“搬迁一批脱贫一批”的总体目标,扎实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全县涉及12个乡镇、74个行政村、126个自然村、11656户、26915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987户、10564人。建成集中安置区23个,总计投入资金超过16亿元,搬迁贫困人口和总人口均位居全省前列。

  这些易地扶贫搬迁小区依托小城镇建设6个、依托旅游景区建设3个、依托中心村建设14个。形成了产业“特而强”、功能“聚而合”、形态“小而美”的区域性小城镇,有效破解了搬迁群众脱贫致富无门路、生产生活条件差、管理服务水平低等系列脱贫难题。

  今年以来,沽源县坚持安置区建设、搬迁安置和土地复垦统筹推进,全面实施好“空心村”治理工程,加强“两园同建”和安置区后续扶持管理工作力度,以“空心村”治理推动乡村实现大发展,进一步突围山水之困,为乡村振兴夯实基础。

  产业扶贫,助农民稳定增收

  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治本之策。沽源着力构建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扶贫产业体系,将贫困群众深度嵌入产业链条中,带动持续脱贫致富。

  波光粼粼的闪电湖,犹如一颗璀璨明珠,嵌在一望无际的坝上草原。然而由于缺乏产业带动,紧邻闪电湖的黑山嘴村,却一直是省级深度贫困村。

  2017年,黑山嘴村引入河北洪坤隆泰农村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打造了“草原神画”生态旅游项目。“草原神画”景区以平均每亩500元流转村民720亩土地,一次性支付到2028年,仅靠这一项,就为黑山嘴村所涉及贫困户每年平均增收4000元。

  村民孟广生,流转38亩地,一次性收入22.8万元。“种了一辈子地,也没见过这么多钱。”孟广生说。贫困户张清林,流转20.4亩地,一次性收入12.24万元,自己又在景区打工,月收入3000多元,两项加起来,轻松脱了贫。立足乡村资源优势,沽源因地制宜培育农家旅游等特色产业,形成乡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与此同时,沽源以基地化、园区化生产为方向,下大力培育新型市场经营主体,加快推进绿色、有机、富硒农业发展。长梁乡大石砬村成立河北省首个林木种植合作社,3年时间,先后协调申报坝上杨树防护林更新改造技术示范推广项目;实施了樟子松嫁接红松项目;利用省林草局支持的150万元花卉项目资金,与亿宝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建设了600亩富硒金莲花特色产业园;累计为合作社提供造林项目2300多亩,通过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带动村民人均增收300元、贫困户户均增收900元,村集体增收20万元。

  沽源加快推进农业转型升级,还积极推动特色农业培强壮大和传统产业提质增效,藜麦产业就是其中之一。去年,全县藜麦种植面积发展到3万多亩,带动4个深度贫困村1200多户种植藜麦,其中贫困户550户,户均增收6000多元。

  健全机制,筑牢返贫防线

  今年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沽源县将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一鼓作气、乘势而上,攻克脱贫攻坚最后堡垒,实现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继续保持攻坚态势,因户制宜落实帮扶措施。特别是对因病、因残或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将整合部门资源和力量,全面落实好低保、医保、养老保险、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临时救助等保障政策,切实做到“三保障”政策落实不遗不漏、产业就业扶持全面覆盖、兜底保障精准到位,确保上半年剩余818户、1576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达到脱贫条件。

  坚持用好大数据平台,开展精准防贫管理。逐户逐人建立脱贫防贫台账,对脱贫监测户和非贫边缘户进行动态管理,因户因人落实帮扶措施,多措并举增加非稳定脱贫户、非建档立卡低保户和非贫边缘户收入。强化监测分析和预警响应,对收入骤减和支出骤增的群众,采取产业就业、兜底保障、社会救助和防返贫保险等及时予以帮扶,坚决防止返贫增贫问题发生。同时,坚持将工作重心由注重脱贫向脱贫和巩固提升并重转变,在总结和提炼已有工作经验基础上,加强工作研究和谋划,逐领域硬化工作举措、优化工作机制,坚决确保脱贫攻坚过程扎实、结果可靠。

  当前,沽源将围绕6项任务清单,结合国考反馈问题整改和脱贫攻坚“回头看”,全面排查影响脱贫质量的各类问题,找准问题短板、开展精准帮扶,特别是对于“3+1”政策落实要集中查漏补缺、彻底整改落实,所有问题必须按照时间节点整改到位,做到数据准、程序严、资料全、基础牢,健全脱贫防贫机制,全面巩固提升脱贫质量。(记者 刘雅静 通讯员 赵婧男 梁志刚)

上一篇:特色农产品搭上电商快车“下山进城”
下一篇:倪岳峰在邯郸市调研
每日更新 >
111
相关展示 >
111
书画动态 >
111
公告公示 >
111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新闻中心 > 每日更新

张家口沽源:从“穷得揪心”到“美得入画”

2020-07-07

  ​沽源聚焦易地扶贫搬迁、优化扶贫产业、健全防返贫机制全力脱贫攻坚

  从“穷得揪心”到“美得入画”

  脱贫攻坚县区行

张家口沽源:从“穷得揪心”到“美得入画”

  这是沽源县黄盖淖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整齐的房屋和街道。河北日报通讯员 梁志刚摄

张家口沽源:从“穷得揪心”到“美得入画”

  沽源县小河子乡蔬菜种植园区内的绿色蔬菜长势喜人。河北日报通讯员 梁志刚摄

  脱贫攻坚以来,沽源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完善基础设施,夯实产业基础,健全防返贫机制,全县综合贫困发生率由36.3%下降到0.79%

  辽阔的草原,蜿蜒的湖泊,茂密的植被,清新的空气……来过沽源的人常常感叹这里“美得入画”,然而又有谁知道这里曾经“穷得揪心”?

  曾经,全县233个行政村中77%为贫困村,贫困人口占全县人口三分之一,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脱贫攻坚以来,沽源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完善基础设施,夯实产业基础,健全防返贫机制,全县综合贫困发生率由36.3%下降到0.79%。沽源大地,脱贫攻坚如股股清泉滋润着贫困群众期盼已久的心田……

  易地搬迁,突围山水之困

  2019年11月,在北京打工6年的李桂桃夫妇,终于回到了老家沽源县九连城镇冰河营子村。

  冰河营子村是典型的贫困村。多年来,李桂桃夫妇守着几间四面漏风的土坯房,经营着20亩旱地,常常一年到头“不种地没的吃;种了地,冬天一算账又赔了钱。”于是,夫妻二人不得不离开村庄外出打工。随着年龄的增长,夫妻二人常常想回家,可村里的房子早已东倒西歪,回家成了他们无处安放的“乡愁”。

  开展脱贫攻坚以来,冰河营子村纳入易地搬迁规划。得到消息后,李桂桃和丈夫第一时间收拾行李回到家乡。2020年春节前,李桂桃一家搬进了位于九连城镇的70多平方米的新房。自家的土地,流转给政府引进的玖恩农业公司,一年收入近5000元。靠看公路的公益岗,一年收入3600元。李桂桃在玖恩农业公司打工,一天收入90块钱,加上各种政策扶持和农业补贴,李桂桃一家过上了舒心、踏实的好日子。

  九连城镇最大的小区——康居苑集中了该镇易地扶贫搬迁后的3163户6708人,在这里,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安居”故事。

  2016年以来,沽源县坚决按照“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标准,切实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脱贫攻坚“五个一批”的重中之重,紧扣“搬迁一批脱贫一批”的总体目标,扎实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全县涉及12个乡镇、74个行政村、126个自然村、11656户、26915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987户、10564人。建成集中安置区23个,总计投入资金超过16亿元,搬迁贫困人口和总人口均位居全省前列。

  这些易地扶贫搬迁小区依托小城镇建设6个、依托旅游景区建设3个、依托中心村建设14个。形成了产业“特而强”、功能“聚而合”、形态“小而美”的区域性小城镇,有效破解了搬迁群众脱贫致富无门路、生产生活条件差、管理服务水平低等系列脱贫难题。

  今年以来,沽源县坚持安置区建设、搬迁安置和土地复垦统筹推进,全面实施好“空心村”治理工程,加强“两园同建”和安置区后续扶持管理工作力度,以“空心村”治理推动乡村实现大发展,进一步突围山水之困,为乡村振兴夯实基础。

  产业扶贫,助农民稳定增收

  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治本之策。沽源着力构建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扶贫产业体系,将贫困群众深度嵌入产业链条中,带动持续脱贫致富。

  波光粼粼的闪电湖,犹如一颗璀璨明珠,嵌在一望无际的坝上草原。然而由于缺乏产业带动,紧邻闪电湖的黑山嘴村,却一直是省级深度贫困村。

  2017年,黑山嘴村引入河北洪坤隆泰农村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打造了“草原神画”生态旅游项目。“草原神画”景区以平均每亩500元流转村民720亩土地,一次性支付到2028年,仅靠这一项,就为黑山嘴村所涉及贫困户每年平均增收4000元。

  村民孟广生,流转38亩地,一次性收入22.8万元。“种了一辈子地,也没见过这么多钱。”孟广生说。贫困户张清林,流转20.4亩地,一次性收入12.24万元,自己又在景区打工,月收入3000多元,两项加起来,轻松脱了贫。立足乡村资源优势,沽源因地制宜培育农家旅游等特色产业,形成乡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与此同时,沽源以基地化、园区化生产为方向,下大力培育新型市场经营主体,加快推进绿色、有机、富硒农业发展。长梁乡大石砬村成立河北省首个林木种植合作社,3年时间,先后协调申报坝上杨树防护林更新改造技术示范推广项目;实施了樟子松嫁接红松项目;利用省林草局支持的150万元花卉项目资金,与亿宝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建设了600亩富硒金莲花特色产业园;累计为合作社提供造林项目2300多亩,通过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带动村民人均增收300元、贫困户户均增收900元,村集体增收20万元。

  沽源加快推进农业转型升级,还积极推动特色农业培强壮大和传统产业提质增效,藜麦产业就是其中之一。去年,全县藜麦种植面积发展到3万多亩,带动4个深度贫困村1200多户种植藜麦,其中贫困户550户,户均增收6000多元。

  健全机制,筑牢返贫防线

  今年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沽源县将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一鼓作气、乘势而上,攻克脱贫攻坚最后堡垒,实现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继续保持攻坚态势,因户制宜落实帮扶措施。特别是对因病、因残或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将整合部门资源和力量,全面落实好低保、医保、养老保险、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临时救助等保障政策,切实做到“三保障”政策落实不遗不漏、产业就业扶持全面覆盖、兜底保障精准到位,确保上半年剩余818户、1576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达到脱贫条件。

  坚持用好大数据平台,开展精准防贫管理。逐户逐人建立脱贫防贫台账,对脱贫监测户和非贫边缘户进行动态管理,因户因人落实帮扶措施,多措并举增加非稳定脱贫户、非建档立卡低保户和非贫边缘户收入。强化监测分析和预警响应,对收入骤减和支出骤增的群众,采取产业就业、兜底保障、社会救助和防返贫保险等及时予以帮扶,坚决防止返贫增贫问题发生。同时,坚持将工作重心由注重脱贫向脱贫和巩固提升并重转变,在总结和提炼已有工作经验基础上,加强工作研究和谋划,逐领域硬化工作举措、优化工作机制,坚决确保脱贫攻坚过程扎实、结果可靠。

  当前,沽源将围绕6项任务清单,结合国考反馈问题整改和脱贫攻坚“回头看”,全面排查影响脱贫质量的各类问题,找准问题短板、开展精准帮扶,特别是对于“3+1”政策落实要集中查漏补缺、彻底整改落实,所有问题必须按照时间节点整改到位,做到数据准、程序严、资料全、基础牢,健全脱贫防贫机制,全面巩固提升脱贫质量。(记者 刘雅静 通讯员 赵婧男 梁志刚)

上一篇:特色农产品搭上电商快车“下山进城”
下一篇:倪岳峰在邯郸市调研
友情链接

中华榜书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4 电话:0311-86676562

法律顾问:河北高志廷律师事务所 e-mail:bangshuchina@126.com 中华榜书网

备案号:冀ICP备15004056号-2  公安备案冀公网安备13010202003569  技术支持:飞数科技

友情链接

联系人:李老师

电话:0311-86676562

e-mail:bangshuchina@126.com

地址:中国河北省石家庄市建设北大街223号

中浩第一商务北楼22层

邮编:050000

中华榜书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4

电话:0311-86676562

法律顾问:河北高志廷律师事务所

e-mail:bangshuchina@126.com 中华榜书网

备案号:冀ICP备15004056号-2

公安备案冀公网安备13010202003569

技术支持:飞数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