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石家庄7月11日电(记者岳文婷)一座座矸石山,曾被视作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的“黑色地标”,如今却草木葱茏、花团锦簇。参与矸石山治理的黄作民说:“治理过程很艰辛,但看着黑色的矸石山逐渐变绿,心里非常自豪。”
55岁的黄作民,是土生土长的峰峰矿区人。“小时候,羊东矿有一座高高的矸石山,大伙儿问路时,都会把它当作‘地标’。那些年,矸石山周边的住房窗台上常常会落一层灰,居民都不敢穿白衬衣出门。到了炎热的夏天,煤矸石还会偶发自燃现象。”黄作民回忆说。
作为老工矿区,峰峰矿区因煤炭开采遗留下了16座煤矸石山。据测算,煤矸石堆存量高达3660万吨,不仅占据了大量土地,还带来扬尘和水体污染等问题。
为了解决矸石山这个“老大难”,位于大峪镇的冀中能源峰峰集团新三矿率先尝试对矸石山进行治理,2004年至2007年先后栽种柏树、火炬树等耐旱植物5500余棵,绿化面积达1.1万平方米。经过多年的精心管护,矿上的矸石山如今已绿树成荫。
邯郸市生态环境局峰峰矿区分局局长张清强说:“2017年,峰峰矿区委托专业机构对每座山的矸石成分进行检测,按照‘一山一策’的原则编制了治理方案,累计投资约1.95亿元,启动了全面治理工作。”
2019年,已是羊东矿节能减排办公室副主任的黄作民,正式加入矸石山治理队伍。黄作民说:“对羊东矿矸石山实施了削坡覆土、喷淋降尘、砌台围挡、喷播绿化等措施后,我们又在山上开挖了截水沟、排水沟等,试种苹果树、桃树、石榴树等。”
峰峰矿区区委书记陈珍礼说:“目前,全区16座矸石山已治理完成11座,其余5座正在治理中。为了进一步降低治理成本、提升治理效果,我们不断探索山体的综合利用途径,努力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共赢,逐步形成科学、高效的生态治理长效机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