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页 >新闻中心 > 每日更新 |
|
|
|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新闻中心 > 每日更新 |
让传统曲艺活出“精气神” |
2020-09-01 |
8月18日,国家级非遗项目京东大鼓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姜子龙,表演京东大鼓《“奉承鬼”过堂》。河北日报记者 曹 铮摄 8月18日至24日,由河北省文旅厅主办,省非遗保护中心、省群艺馆承办的2020河北非遗大观园系列活动“消夏书场——传统曲艺展演”活动在省群艺馆举办。来自全省各地的多个曲种轮番演出,展现河北省非遗技艺,在促进交流学习中,不断推动曲艺的普及。在传统曲艺日渐式微的当下,如何在传承中创新,守护传统曲艺的根脉,成为业内人士讨论的焦点话题。 民间舞台激发曲艺活力 京东大鼓《“奉承鬼”过堂》、磁县坠子《五女兴唐传》、乐亭大鼓《悠悠滦水情》、木板大鼓《三姑爷拜寿》、梨花大鼓《红娘下书》、西河大鼓《莺歌对》……8月18日,省群艺馆演播厅内琴弦鼓瑟,余音绕梁。来自全省各地的众多非遗曲艺曲种传承人同台献艺,为观众和网友送上一台精彩的文化大餐。 “早上九点第一场演出网上直播的关注量有2000多人。”担任此次展演现场主持人的省非遗保护中心保护部副主任赵永华介绍,这次展演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传统曲艺经典唱段的综合展示,另一部分是长篇书会。随着娱乐方式日渐丰富、现代、时尚,传统曲艺市场逐渐萎缩,这些曾广受基层群众喜爱的节目已经很难听到。“为传承人搭建更多舞台,把最传统、最有生活气息的演出带给观众,才能激发曲艺传承的活力。” “曲艺的根在民间,活态传承需要扎根民间,扎根在舞台上。”对于曲艺的活态传承,国家级非遗项目梨花大鼓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张君丽感触很深。张君丽和丈夫宋汝良都是梨花大鼓演员,儿子宋一越自幼受父母熏陶,继承了父母的衣钵,弹弦伴奏,一家三口同台演出。从艺四十多年来,他们经历过曲艺演出一票难求的时候,也经历过很长时间没有演出、传承后继乏人的困境。一家人深深地意识到舞台对于曲艺传承的重要性。“有舞台,有观众,梨花大鼓才有生气儿!”张君丽说。 2017年,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走上积极健康、规范有序的轨道。此后,各级政府加大对传统文化的扶持力度,一些沉寂许久的曲艺类非遗项目重返百姓生活舞台。 以政府搭舞台、传承人挑大梁、群众享盛宴的形式,激发曲艺类非遗项目活力,使曲艺传承人获得了更大的展示平台和更多的交流机会,在全社会形成共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 网络让传统曲艺“年轻化” 新的时代背景下,曲艺发展既面临机遇,也迎来挑战。各地曲艺从业者、非遗传承人努力拓宽传播渠道,打通网上、网下传播路径。 直到今天,53岁的省级非遗项目磁县坠子传承人鲁俊美依然记得,2018年她带着磁县坠子登上央视《星光大道》综艺节目舞台的经历。“从邯郸全市海选到全省海选,大伙儿一听说下一个节目是磁县坠子,都冷场。但节目一亮相,大家就来了精神,听的过程中掌声不断,老百姓真喜欢啊!”鲁俊美说,磁县坠子说唱语言生动幽默,刻画人物形象鲜明,特别接地气。 “它不缺魅力,缺的是传播。”从央视演播厅回到家乡后,鲁俊美开始想方设法拓宽磁县坠子的传播渠道,先后开通了抖音号和快手号,试水网上直播。她的网络直播,经历了从不适应到逐渐接受认可的过程。这样的转变缘于网络直播拉近了曲艺与年轻人的距离,为古老的艺术注入了新活力。 网上直播、网下巡演为传统曲艺拓宽了传播渠道,增加了交流,聚拢了人气,培育了市场。 “36场巡演,几乎每场演完都会有当地老百姓找到我们,想跟着学唱梨花大鼓。”除了现场指导外,宋一越建起了微信群,把各乡各村的梨花大鼓爱好者拉到群里,方便互相切磋学习交流。大伙想学哪段,宋一越就把原唱视频音频、唱词和伴奏发到群里。大家把学唱视频录音发到群里,张君丽和宋一越随时教学指导。现在,这个梨花大鼓爱好者微信群已经有50多人。 刚开始磁县坠子的网络直播时,鲁俊美有些“找不着北”,常常是支上手机就唱,唱完就结束直播。有北京的朋友发现后拨通了鲁俊美的电话,告诉她网上直播除了演唱外,还得跟网友交流。此后,她慢慢琢磨怎么跟年轻网友讲磁县坠子的故事,怎么引导年轻人欣赏磁县坠子。现在,她在快手的粉丝已经有6000多人,其中不乏深圳的白领和在校大学生。尤其让鲁俊美感动的是,有位在郑州上大学的大学生粉丝,听着她演唱的磁县坠子《小八义》视频,整理出十几万字的鼓词。 “当下年轻人的喜爱和热情让我特别感动。有年轻人的参与,曲艺传承会越来越有希望。”鲁俊美欣慰地说。 培育曲艺生存发展绿色生态 73岁的国家级非遗项目木板大鼓代表性传承人刘银河倾情表演,刚参加完高考的外孙程大龙弹弦伴奏;张君丽演唱梨花大鼓,儿子宋一越弹弦伴奏。此次展演中,祖孙档、母子档组合格外引人关注。人们在欣喜曲艺家传后继有人之余,也看到了曲艺伴奏人才培养的隐忧。 “当年让儿子学弹弦伴奏,也是看到了伴奏人才的缺失。”58岁的张君丽说,学弹弦伴奏要想“出师”,少说也得一两年,而学习演唱相对容易。因此,大多数人都选择学演唱,很少有人学伴奏。许多传统曲艺都曾出现过伴奏人才断档的问题,张君丽也曾为梨花大鼓缺伴奏的演员而着急。当时她跟儿子宋一越促膝长谈,建议他学习伴奏,在提升演奏专业水平的同时,夯实理论素养。听了母亲的建议,“80后”宋一越大学毕业后,选择去北方曲艺学校进修,专业学习伴奏和曲艺理论,成为一名具有理论基础的职业琴师。 人才培养除了要覆盖各个工种,还要完善人才年龄梯队建设。国家级非遗项目京东大鼓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姜子龙担忧地说,如今京东大鼓琴师的年龄大都在六七十岁,“五十多岁的都算年轻人”。目前,曲艺从业者年龄偏大是不争的事实,尽管经过传承人和非遗保护单位的努力,青年人才陆续涌现,但相对需求缺口仍是杯水车薪。更遗憾的是,有些好不容易培养出的青年演奏师因种种原因无法从事相关专业工作。 非遗曲艺保护不能仅局限于保护传承人,参加此次展演的许多曲艺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都表达了同样的心声。他们认为,应当建立稳定的全方位、常态化机制,从曲本创作、音乐、表演等到人才培养保障,到演出场地维护等,实施覆盖各个工种与环节的总体保护方案,在目前所取得成就的基础上,进一步培育曲艺生存发展的绿色生态,催生出适宜曲艺传承保护发展的社会大环境。 (河北日报记者 曹 铮) |
上一篇: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连续六个月在荣枯线上 经济保持平稳复苏态势 |
下一篇:倪岳峰在邯郸市调研 |
|
中华榜书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4 电话:0311-86676562 法律顾问:河北高志廷律师事务所 e-mail:bangshuchina@126.com 中华榜书网 备案号:冀ICP备15004056号-2 冀公网安备13010202003569 技术支持:飞数科技 |
|
联系人:李老师 电话:0311-86676562 e-mail:bangshuchina@126.com 地址:中国河北省石家庄市建设北大街223号 中浩第一商务北楼22层 邮编:050000 |
中华榜书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4 电话:0311-86676562 法律顾问:河北高志廷律师事务所 e-mail:bangshuchina@126.com 中华榜书网 备案号:冀ICP备15004056号-2 技术支持:飞数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