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新疆库尔勒市巴州一中支教的老师们愈发忙碌。“现在进入了高考冲刺阶段,教学上更得加把劲儿!我们不仅参与管理寄宿学生上晚自习,还利用课余时间为结对子学生单独补课。”担任高三年级英语教学的刘兰勤老师说。
作为教育部万人援疆支教计划选派的支教教师,张家口援疆支教团队巴州一中分队6名教师于2018年8月21日走进了他们即将为之“奋斗”3年的支教学校。
为了发挥支教教师的团队力量,张家口援疆支教团队巴州一中分队被安排从高一到高三整整带3年一轮毕业班,同时还负责带一到两名徒弟,每人都是满工作量或超工作量。由于新疆与内地气候和生活习惯的差异,刚开学的时候,几位支教老师相继生病,但是大家丝毫没有怨言和懈怠,从未耽误一节课。
为了不让一个孩子掉队,大家把这里的孩子当成了自家的孩子。“这里的学生大多是少数民族学生,名字复杂难记,我们就首先从认识孩子们的名字开始。”教师赵维国说,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大家就已经能叫出所教班级全部学生的名字。马占斌老师担任3个班的化学课教学,发现不少学生的父母不在身边,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他就主动和孩子的父母取得联系,帮家长承担起看管孩子的责任,定期找学生谈话,利用业余时间补课,在学习和生活上给予孩子们极大的帮助。有一年中秋节,由于家远学生们没有回家,刘兰勤和赵维国老师带着月饼和水果一起陪孩子们在宿舍过节,孩子们开心极了。
按照学校的安排部署,支教团队迅速融入到“三进两联一交友,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中,分别和所任教班级中的少数民族学生结成了“亲戚”。老师们走进教室、食堂、宿舍,关注他们的思想,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利用节假日走进“亲戚学生”家里,和家长也认了“亲”。2019年的“六一”儿童节,支教团队还主动给学校扶贫帮扶村尉犁县琼买里村的儿童捐赠了价值800余元的各类文体用品,送到村里的幼儿园。3年来,支教团队分别到焉耆县、博湖县、轮台县、尉犁县和库尔勒市阿瓦提乡、英下乡等地的学生家中进行家访;和学校的6位维吾尔族老师结为“亲戚”,增进了情谊,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学习上相互交流,相互学习。每逢节假日,这些“亲戚”争相邀请支教老师们到家中过节。
由于这所学校普通话教学师资短缺,招收了大批新入职年轻教师。刘满、赵维国和刘兰勤老师分别担任高中语文组、数学组和英语组备课组长,无私指导年轻教师,使这些年轻教师快速成长,帮助他们在学校举行的年轻教师优质课比赛中获得一等奖。赵维国老师和任永来老师分别担任学校教科研主任和德育处主任,中肯地给学校管理提出建设性意见,并且多次组织大型教科文体活动,得到学校的好评。3年中,支教团队为巴州一中带出了一批教学骨干和青年教师新秀。
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支教团队实施分层教学、单独教学等各种方式来改进教学。从高一第二学期初始,学校对语数英三科进行分层走班教学探索,把制定数学和英语的分层内容和分层目标评价体系的重任,交给赵维国和刘兰勤两位老师。两位老师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制定出详实的分层目标方案、评价体系以及一学期教学实施计划和所达成的目标,得到学校的肯定。
在实施分层走班教学过程中,支教团队也碰到了如分层班和行政班如何有效管理、质量评价等问题,赵维国、刘兰勤两位老师分别与本教研组的教师利用每周教研会时间探讨并解决,加强了组内团结的同时也有效协助了班主任的工作。同时,支教团队与巴州三中、尉犁县中学等学校援疆教师进行沟通,促进了校际之间的各种教学科研交流,探讨民汉合校教学的小范围地域性教育教学特点,极大地促进了巴州一中教科研水平的提升与教科研活动的开展。
援疆支教团队巴州一中分队老师们的真诚付出,推动了巴州一中教育事业的发展,也锻炼和磨砺了支教教师队伍。在援疆支教团队的助力下,巴州一中学业水平考核优秀率、合格率显著提升,语文优秀率提升12.1%,数学优秀率提升8.9%,英语优秀率提升8.3%,创学校历史新高。(河北日报记者 刘雅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