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什么只要是跟利益挂钩就会摆脱不了一个“俗”字,这也就是说在古代的时候书画家是分专业和业余的两种。因此风格上也产生了匠体(工体)和仕体两种,而专业书画家多数不受人重视,因为专业书画家就是匠人,业余多是文人,匠人的地位始终不能和仕人相比。榜书的书写是需要灵感只有那样才能书写出神韵并存的作品,所以说一些专业的榜书书写者要是硬性的规定好每天出多少作品是不行的,因为榜书是一种文化而不是纯粹的秀技术。
历代书法 备受推崇
中国人写字、画画都用一支毛笔,也写在同样的宣纸上,公事之余要写写画画。中国的文人将这些当作是业余爱好,以自娱自乐为主,但是往往在闲暇之时就能书出佳品。在古代要是字写不好是相当的丢人的,古人重视书法,因为书法是学问。搞经济建设,人越多越好,对于书法来说,我们不需要那么多人写字。书法不可能成为一种专业,但它是“非专业职业”,就是说它在做一门学问,但又不是职业。不是说一个人只要天天写字就能把字写好,因为书法是文化不是技术。
榜书书法之最 文化底蕴深厚
书法的最高境界是散和淡。散是散怀抱,淡是自然自如。这也是以涵养和学问作为基础的。其中榜书的书写不是用墨一泼、大笔一挥的个人表现,字要写得好,一定是技巧与气质、风度、学识多方面的结合。一个人有学问在字里面就表现学问,一个人老老实实在字里面就表现老老实实,这是一个精神状态的反映。一个人如果喜欢喝酒、性格豪爽那么适合画大写意,画工笔不会很好,反之,一个慢性子、脾气缓的人画工笔就会很到位。
现在许多人不读书、不看报、不关心国家大事,胸无点墨,就琢磨着争名夺利,笔下流露出来的境界自然不高。有些年轻人技巧已经够了,缺少的是把传统认真读过,然后融化到自己的性情当中。中国是一个有特色的国家,这个特色就是继承,榜书就是要继承,没有继承就没有榜书,所以说对于榜书来说一定要做好“榜”这个字好好的把榜书文化传承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