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榜书介绍 新闻中心 名家介绍 精品长廊 各地名家 大赛作品展 创作园地 联系我们
主页 >新闻中心 > 每日更新
新闻中心
每日更新 >
相关展示 >
书画动态 >
公告公示 >
热点新闻 更多>>
丈二巨幅榜书“中国... 2020-03-30
雨石:书法是修身之... 2020-03-30
书法收藏不能不知的... 2020-03-30
企业家江阴办书法展... 2020-03-30
桂林百名老年书画家... 2020-03-30
“中国梦·... 2020-03-30
“中国梦 燕赵情——... 2020-03-30
红色主题书法展 2020-03-30
“我的书法梦—于恩... 2020-03-30
“中国梦·... 2020-03-30

世纪"大改道"!为了186万黄河滩区居民的美好生活

2020-03-30
                                       新华社记者 余孝忠、孙志平、邓卫华、林嵬

踏访千里黄河滩区,一场志在改变一个多世纪以来滩区百姓苦难命运的“大迁建”,正在轰轰烈烈进行之中。因为黄河改道而被甩进命运旋涡的滩区人,正在迎来为了美好生活的世纪“大改道”。

有一种村庄叫“落河村”,有一种苦难叫“滩区难”

1855年,侵夺淮河入海流路600多年的黄河,突然在河南兰考境内的铜瓦厢决口改道,由东南方向急转调头东北奔流至山东入海。随着黄河堤防的修建,鲁豫两省数十万人被“圈”进河滩,在频繁的水患中艰难繁衍生息,迄今已逾186万人规模。

在这里,许多滩区人说起“落河村”,就像随手拿起他家的锅碗瓢盆一样,稀松而寻常。

所谓“落河村”,是指受洪水冲击,整个村庄被冲垮吞噬,落入河道之中,从此消失殆尽。

这种经历,世间罕有,但有些滩区人一生中或经历一次,甚至几次……

“房子像被切豆腐一样地往河里掉,一会儿工夫,整个村子就落到河里了。”

这样的场景,山东省鄄城县旧城镇北王庄村65岁的村民李忠学见过不止一次。他出生的大罗庄村,在他8岁那年“掉进了河里”。那年中秋,他们一家是在河滩上临时搭建的窝棚里度过的;

这样的场景,河南省长垣县武邱乡罗寨村72岁的村民罗广茂记忆犹新,6岁那年村庄翻到河里了,村庄的名字没变,但此“罗寨”早已非彼“罗寨”,受灾后,一家人投奔黄河对岸亲戚家,30多口人挤在一个院子里生活;

还是这样的场景,山东省东平县银山镇北刘庄村71岁的村民刘振臣提起来就心痛。16岁那年,黄河大水不仅冲毁了他们的村子,还导致他们五兄弟被分在一南一北相隔10里的两个新建村庄里,这一分就是55年!

窝棚过节、投亲靠友、外出乞食甚至骨肉分离,成为许多落河村人一辈子难以磨灭的苦难记忆。更多的滩区人,祖祖辈辈与“滩区八难”为伴——灌溉难,吃水难,用电难,出行难,上学难,就医难,安居难,娶亲难。

相比改革开放30多年来滩区外各种基础设施的突飞猛进,许多滩区内“水、电、路、学、医”等公共设施不仅十分滞后,而且屡遭水患损毁,难以为继。

一辈子不停地“拉土垫台、拆房建房”是滩区人另一个普遍的记忆。为了防止大水淹房,滩区居民必须在建房前垫起数米高的避水房台。在山东省鄄城县旧城镇北王庄村,村里各式房台高低不一,房子忽高忽低,不少房子都紧挨取土垫台留下的大坑。

村民李忠学告诉记者:“黄河沙大,水退沙不退,平地积沙,越积越高,为避水患,只能不断加高房台。我这一辈子盖了六次房,几乎每年都在拉土垫台,最近这一次盖房时,房子的台基已经涨到和老房子屋顶一般高了。”

在记者采访的近百位黄河滩区居民中,平均每户居民一辈子建房约4到5次,最多的一户达到9次,许多居民因此陷入“三年攒钱、三年垫台、三年盖房、三年还账”的苦难循环之中。

河南省濮阳县负责滩区迁建工作的人大副主任黄爱民说,长期以来,在滩区百姓中存在一个资金的死循环。农民千辛万苦打工挣钱盖房,房屋建成之日,也是血汗钱变成“死资产”之时。反复垫台盖房,几乎耗尽了多数滩区人一辈子的心血。

这是河南省范县张庄乡黄河滩区移民安置小区(11月1日摄)。新华社记者冯大鹏摄

上一篇:中国代表呼吁世贸组织成员坚定维护多边贸易体制
下一篇:举旗铸魂,向着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迈进——全军高级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专题研讨班综述
每日更新 >
111
相关展示 >
111
书画动态 >
111
公告公示 >
111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新闻中心 > 每日更新

世纪"大改道"!为了186万黄河滩区居民的美好生活

2020-03-30
                                       新华社记者 余孝忠、孙志平、邓卫华、林嵬

踏访千里黄河滩区,一场志在改变一个多世纪以来滩区百姓苦难命运的“大迁建”,正在轰轰烈烈进行之中。因为黄河改道而被甩进命运旋涡的滩区人,正在迎来为了美好生活的世纪“大改道”。

有一种村庄叫“落河村”,有一种苦难叫“滩区难”

1855年,侵夺淮河入海流路600多年的黄河,突然在河南兰考境内的铜瓦厢决口改道,由东南方向急转调头东北奔流至山东入海。随着黄河堤防的修建,鲁豫两省数十万人被“圈”进河滩,在频繁的水患中艰难繁衍生息,迄今已逾186万人规模。

在这里,许多滩区人说起“落河村”,就像随手拿起他家的锅碗瓢盆一样,稀松而寻常。

所谓“落河村”,是指受洪水冲击,整个村庄被冲垮吞噬,落入河道之中,从此消失殆尽。

这种经历,世间罕有,但有些滩区人一生中或经历一次,甚至几次……

“房子像被切豆腐一样地往河里掉,一会儿工夫,整个村子就落到河里了。”

这样的场景,山东省鄄城县旧城镇北王庄村65岁的村民李忠学见过不止一次。他出生的大罗庄村,在他8岁那年“掉进了河里”。那年中秋,他们一家是在河滩上临时搭建的窝棚里度过的;

这样的场景,河南省长垣县武邱乡罗寨村72岁的村民罗广茂记忆犹新,6岁那年村庄翻到河里了,村庄的名字没变,但此“罗寨”早已非彼“罗寨”,受灾后,一家人投奔黄河对岸亲戚家,30多口人挤在一个院子里生活;

还是这样的场景,山东省东平县银山镇北刘庄村71岁的村民刘振臣提起来就心痛。16岁那年,黄河大水不仅冲毁了他们的村子,还导致他们五兄弟被分在一南一北相隔10里的两个新建村庄里,这一分就是55年!

窝棚过节、投亲靠友、外出乞食甚至骨肉分离,成为许多落河村人一辈子难以磨灭的苦难记忆。更多的滩区人,祖祖辈辈与“滩区八难”为伴——灌溉难,吃水难,用电难,出行难,上学难,就医难,安居难,娶亲难。

相比改革开放30多年来滩区外各种基础设施的突飞猛进,许多滩区内“水、电、路、学、医”等公共设施不仅十分滞后,而且屡遭水患损毁,难以为继。

一辈子不停地“拉土垫台、拆房建房”是滩区人另一个普遍的记忆。为了防止大水淹房,滩区居民必须在建房前垫起数米高的避水房台。在山东省鄄城县旧城镇北王庄村,村里各式房台高低不一,房子忽高忽低,不少房子都紧挨取土垫台留下的大坑。

村民李忠学告诉记者:“黄河沙大,水退沙不退,平地积沙,越积越高,为避水患,只能不断加高房台。我这一辈子盖了六次房,几乎每年都在拉土垫台,最近这一次盖房时,房子的台基已经涨到和老房子屋顶一般高了。”

在记者采访的近百位黄河滩区居民中,平均每户居民一辈子建房约4到5次,最多的一户达到9次,许多居民因此陷入“三年攒钱、三年垫台、三年盖房、三年还账”的苦难循环之中。

河南省濮阳县负责滩区迁建工作的人大副主任黄爱民说,长期以来,在滩区百姓中存在一个资金的死循环。农民千辛万苦打工挣钱盖房,房屋建成之日,也是血汗钱变成“死资产”之时。反复垫台盖房,几乎耗尽了多数滩区人一辈子的心血。

这是河南省范县张庄乡黄河滩区移民安置小区(11月1日摄)。新华社记者冯大鹏摄

上一篇:中国代表呼吁世贸组织成员坚定维护多边贸易体制
下一篇:举旗铸魂,向着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迈进——全军高级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专题研讨班综述
友情链接

中华榜书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4 电话:0311-86676562

法律顾问:河北高志廷律师事务所 e-mail:bangshuchina@126.com 中华榜书网

备案号:冀ICP备15004056号-2  公安备案冀公网安备13010202003569  技术支持:飞数科技

友情链接

联系人:李老师

电话:0311-86676562

e-mail:bangshuchina@126.com

地址:中国河北省石家庄市建设北大街223号

中浩第一商务北楼22层

邮编:050000

中华榜书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4

电话:0311-86676562

法律顾问:河北高志廷律师事务所

e-mail:bangshuchina@126.com 中华榜书网

备案号:冀ICP备15004056号-2

公安备案冀公网安备13010202003569

技术支持:飞数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