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榜书介绍 新闻中心 名家介绍 精品长廊 各地名家 大赛作品展 创作园地 联系我们
主页 >新闻中心 > 相关展示
新闻中心
每日更新 >
相关展示 >
书画动态 >
公告公示 >
热点新闻 更多>>
丈二巨幅榜书“中国... 2020-03-30
雨石:书法是修身之... 2020-03-30
书法收藏不能不知的... 2020-03-30
企业家江阴办书法展... 2020-03-30
桂林百名老年书画家... 2020-03-30
“中国梦·... 2020-03-30
“中国梦 燕赵情——... 2020-03-30
红色主题书法展 2020-03-30
“我的书法梦—于恩... 2020-03-30
“中国梦·... 2020-03-30

美术的高等教育不能弃高而行

2020-03-30
   人们对我国高等教育已经大众化早成共识。实现“大众化”的意义,主要指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均比例在不断扩大,已经接近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公民的文化基础普遍提高。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能做到这一点确实值得称颂!然而,在学术界看来,许多专家认为大众化并不意味就是降低文化与学术水平标准。反过来说:如果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因考虑教育大众化问题,忽略了自己高等教育应有的知识教育、学术水平的高度标准,让“学术”也长期满足于“大众化”状况,那该国的文化教育在国际上处于何等地位就不言自明了。
  我之所以提出“美术的高等教育不能弃高而行”看法,是基于当前美术的高考、美术专业设置、美术人才的培养形式等出现泛化问题而直言的。应当肯定的是,美术高考与专业的普及化并非坏事。但是,招生多了、专业广了,并非要把培养与教育目标降低。所以,传闻“2014年美术高考生的文化成绩不能低于同批次普通学生文化成绩的70%”,对于这一改革我认为很有必要。
  不言而喻,美术整体上归属于文化,是国家和民族文化的重要“视点”。中国传统文化历来重视美术的文化性。古代宫廷画院虽然是服务于皇族的创作机构,但招收画院学生和画师时,都有相应科目考核对象的文化素养。北宋徽宗时的“宣和画院”,往往出一些“诗题”,让宫廷画师根据诗意创作作品。苏东坡倡导绘画“诗意”与米芾重视绘画的“写意”,开启了中国文人画之先河,如果说作画者没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是很难达到绘画诗意化与较高的“写意”水平的,从中可见“文”与“画”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
  梁漱溟先生在其《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中,提出文化的三个阶段:“一是物质文化的阶段,二为社会文化的阶段,三为精神文化的阶段。这三个阶段,是要循序而发展的……不是依着这种次序那就是早熟,早熟就再难发展”(参见陈序经《文化学概观》第309页)。中国已经有几千年文明发展史,当属哪个阶段?梁先生认为当属社会文化的阶段,其意十分深刻。因为文化对于各个国家来说,都是上层建筑、都是神经中枢,忽略不得、动摇不得。现在,国家提出全面复兴中华民族文化恰到关键之时。
  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美术的高等教育应是文化与美术的共同教育。长期以来,美术的高考从表象上看是素质教育,但实质上应试教育的影响一直挥之不去。从中学的美术兴趣小组到高考的美术培训学校,几乎都走在“应考备战”的同一条道上。因此,不少学生入学后便显露出重技轻文的现象。而从艺术角度上看,一个只有生硬技法而不懂画理分析的人,将来很难成为称职的美术教师和优秀的美术创作者。黄宾虹先生曾说“画理与物理共识,艺乃大成”,这里的画理就包括了美术的造型原理、艺术语言的运用、文化内涵的理解;物理除了对被表现对象结构、材质、色泽特点上的把握外,还有物理之阴阳、类别的归属、空间位置的分辨等;短短“画理、物理”4字,其文化信息与意义是十分丰富的。而当下有些学子只重视其中技法的部分,学一手用一招,太过于重视实用的手工能力;这与“高等”教育宗旨相去甚远。概而言之,美术“高等”教育目标不能变,目标有一定的高度,才能激励人去登攀,到达高峰与顶点;目标没有高度,轻而易举就到了目的地,那只是到达高等教育的“半山腰”。
  文章来源:《美术报》
上一篇:东北亚国际书画摄影展9月5日开幕
下一篇:名人书法不可一荣俱荣 谁在仿制莫言书法
每日更新 >
111
相关展示 >
111
书画动态 >
111
公告公示 >
111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新闻中心 > 相关展示

美术的高等教育不能弃高而行

2020-03-30
   人们对我国高等教育已经大众化早成共识。实现“大众化”的意义,主要指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均比例在不断扩大,已经接近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公民的文化基础普遍提高。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能做到这一点确实值得称颂!然而,在学术界看来,许多专家认为大众化并不意味就是降低文化与学术水平标准。反过来说:如果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因考虑教育大众化问题,忽略了自己高等教育应有的知识教育、学术水平的高度标准,让“学术”也长期满足于“大众化”状况,那该国的文化教育在国际上处于何等地位就不言自明了。
  我之所以提出“美术的高等教育不能弃高而行”看法,是基于当前美术的高考、美术专业设置、美术人才的培养形式等出现泛化问题而直言的。应当肯定的是,美术高考与专业的普及化并非坏事。但是,招生多了、专业广了,并非要把培养与教育目标降低。所以,传闻“2014年美术高考生的文化成绩不能低于同批次普通学生文化成绩的70%”,对于这一改革我认为很有必要。
  不言而喻,美术整体上归属于文化,是国家和民族文化的重要“视点”。中国传统文化历来重视美术的文化性。古代宫廷画院虽然是服务于皇族的创作机构,但招收画院学生和画师时,都有相应科目考核对象的文化素养。北宋徽宗时的“宣和画院”,往往出一些“诗题”,让宫廷画师根据诗意创作作品。苏东坡倡导绘画“诗意”与米芾重视绘画的“写意”,开启了中国文人画之先河,如果说作画者没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是很难达到绘画诗意化与较高的“写意”水平的,从中可见“文”与“画”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
  梁漱溟先生在其《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中,提出文化的三个阶段:“一是物质文化的阶段,二为社会文化的阶段,三为精神文化的阶段。这三个阶段,是要循序而发展的……不是依着这种次序那就是早熟,早熟就再难发展”(参见陈序经《文化学概观》第309页)。中国已经有几千年文明发展史,当属哪个阶段?梁先生认为当属社会文化的阶段,其意十分深刻。因为文化对于各个国家来说,都是上层建筑、都是神经中枢,忽略不得、动摇不得。现在,国家提出全面复兴中华民族文化恰到关键之时。
  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美术的高等教育应是文化与美术的共同教育。长期以来,美术的高考从表象上看是素质教育,但实质上应试教育的影响一直挥之不去。从中学的美术兴趣小组到高考的美术培训学校,几乎都走在“应考备战”的同一条道上。因此,不少学生入学后便显露出重技轻文的现象。而从艺术角度上看,一个只有生硬技法而不懂画理分析的人,将来很难成为称职的美术教师和优秀的美术创作者。黄宾虹先生曾说“画理与物理共识,艺乃大成”,这里的画理就包括了美术的造型原理、艺术语言的运用、文化内涵的理解;物理除了对被表现对象结构、材质、色泽特点上的把握外,还有物理之阴阳、类别的归属、空间位置的分辨等;短短“画理、物理”4字,其文化信息与意义是十分丰富的。而当下有些学子只重视其中技法的部分,学一手用一招,太过于重视实用的手工能力;这与“高等”教育宗旨相去甚远。概而言之,美术“高等”教育目标不能变,目标有一定的高度,才能激励人去登攀,到达高峰与顶点;目标没有高度,轻而易举就到了目的地,那只是到达高等教育的“半山腰”。
  文章来源:《美术报》
上一篇:东北亚国际书画摄影展9月5日开幕
下一篇:名人书法不可一荣俱荣 谁在仿制莫言书法
友情链接

中华榜书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4 电话:0311-86676562

法律顾问:河北高志廷律师事务所 e-mail:bangshuchina@126.com 中华榜书网

备案号:冀ICP备15004056号-2  公安备案冀公网安备13010202003569  技术支持:飞数科技

友情链接

联系人:李老师

电话:0311-86676562

e-mail:bangshuchina@126.com

地址:中国河北省石家庄市建设北大街223号

中浩第一商务北楼22层

邮编:050000

中华榜书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4

电话:0311-86676562

法律顾问:河北高志廷律师事务所

e-mail:bangshuchina@126.com 中华榜书网

备案号:冀ICP备15004056号-2

公安备案冀公网安备13010202003569

技术支持:飞数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