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榜书介绍 新闻中心 名家介绍 精品长廊 各地名家 大赛作品展 创作园地 联系我们
主页 >创作园地
新闻中心
每日更新 >
相关展示 >
书画动态 >
公告公示 >
热点新闻 更多>>
丈二巨幅榜书“中国... 2020-03-30
雨石:书法是修身之... 2020-03-30
书法收藏不能不知的... 2020-03-30
企业家江阴办书法展... 2020-03-30
桂林百名老年书画家... 2020-03-30
“中国梦·... 2020-03-30
“中国梦 燕赵情——... 2020-03-30
红色主题书法展 2020-03-30
“我的书法梦—于恩... 2020-03-30
“中国梦·... 2020-03-30

燕都融媒体记者 檀亚楠 谈到房颤,有些人并不陌生,甚至被房颤反复“打扰”过。但有的患者对房颤可能带来的影响认识不

2021-03-20

你知道什么是“三减”吗?所谓“三减”就是减油、减盐、减糖。近日,河北省发布《减油、减盐、减糖行动倡议书》,倡议全社会开展减油、减盐、减糖行动,增强减油、减盐、减糖“三减”意识。

油、盐、糖,这3样日常饮食中最离不开的调料,却是威胁我们健康的重要危险因素。

●为什么要“减油、减盐、减糖”?

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慢性病致死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86.6%,每10个死者中就有8个死于慢性病。而不健康生活方式正是导致慢性病高发的重要原因,其中高盐、高油和高糖的使用习惯,占据了我国居民不健康膳食的最重要位置。

中国疾控中心专家指出,长期高盐、高油、高糖饮食易引起高血压、高血脂、肥胖等问题,增加患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风险,如果长期血脂异常还会引起脂肪肝、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脑卒中、肾动脉硬化、肾性高血压、胰腺炎、胆囊炎等多种疾病。

●减控“油盐糖”,为健康加分

健康生活从“三减”开始,想要真正做到减油、减盐、减糖,还是需要我们落实到日常生活当中,少吃油炸食品、警惕“藏起来”的盐、用白开水替代饮料……只有做好这些日常小事,才能让健康的生活方式深入人心,真正为健康加分!

>>饮食要“减油”,健康才能加油

1.控制烹调油摄入量。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健康成年人每人每天烹调用油量不超过25-30克。

2.学会使用控油壶。把全家每天应食用的烹调油倒入带刻度的控油壶,炒菜用油均从控油壶中取用,坚持家庭定量用油,控制总量。

3.多用少油烹调方法。烹调食物时尽可能选择不用或少量用油的方法,如蒸、煮、炖、焖、凉拌、急火快炒等。

4.少用多油烹饪方法。建议少用煎炸的方法来烹饪食物,或用煎的方法代替炸,也可减少烹调油的摄入。

5.少吃油炸食品。少吃或不吃如炸鸡腿、炸薯条、炸鸡翅、油条油饼等油炸食品,在外就餐时主动要求餐馆少放油,和少点油炸类菜品。

6.少用动物性脂肪。建议减少动物性脂肪的使用数量和频次,或用植物性油代替,食用植物性油建议不同种类交替使用。

7.限制反式脂肪酸摄入。建议每日反式脂肪酸摄入量不超过2g。

8.不喝菜汤。烹饪菜品时一部分油脂会留在菜汤里,建议不要喝菜汤或汤泡饭食用。

9.关注食品营养成分表。学会阅读营养成分表,在超市购买食品时,选择含油脂低,不含反式脂肪酸的食物。

>>“减盐”非小事,警惕“藏起来”的盐

1.控制食盐摄入量。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健康成年人每人每天食盐摄入量不超过6克,2-3岁幼儿不超过2克,4-6岁幼儿不超过3克,7-10岁儿童不超过4克。65岁以上老年人应不超过5克。

2.使用定量盐勺。少放5%-10%的盐并不会影响菜肴的口味。使用定量盐勺,尝试用辣椒、大蒜、醋和胡椒等为食物提味。

3.少吃咸菜多食蔬果。少吃榨菜、咸菜和酱制食物。建议每餐都有新鲜蔬果。

4.少吃高盐的包装食品。少吃熟食肉类或午餐肉、香肠和罐头食品,建议选择新鲜的肉类、海鲜和蛋类。

5.逐渐减少钠盐摄入。减盐需要循序渐进,味觉对咸味的需求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降低。

6.阅读营养成分表。在超市购买食品时,尽可能选择钠盐含量较低的包装食品,和具有“低盐”、“少盐”、或“无盐”标识的食品。

7.外出就餐选择低盐菜品。尽可能减少外出就餐,主动要求餐馆少放盐,尽量选择低盐菜品。

8.减少调味品用量。建议选择低钠盐、低盐酱油,减少味精、鸡精、豆瓣酱、沙拉酱和调料包用量。

9.警惕“藏起来”的盐。一些方便食品和零食里虽然尝起来感觉不到咸味,但都含有较多的不可见盐,建议少食用“藏盐”的加工食品。

>>抵制甜蜜诱惑,“减糖”需要管住嘴

1.控制添加糖摄入量。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成年人每人每天添加糖摄入量不超过50g,最好控制在25g以下,糖摄入量控制在总能量摄入的10%以下。各类人群均应减少添加糖(或称游离糖)的摄入,但不包括天然水果中的糖和主食中的天然碳水化合物。

添加糖是指人工加入到食品中的糖类,具有甜味特征,包括单糖和双糖。常见的有蔗糖、果糖、葡萄糖等。日常生活的白砂糖、绵白糖、冰糖、红糖都是蔗糖。

2.儿童青少年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含糖饮料是儿童青少年摄入添加糖的主要来源,建议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

3.婴幼儿食品无需添加糖。婴幼儿建议喝白开水为主,制作辅食时,也应避免人为添加糖。

4.减少食用高糖类包装食品。建议减少饼干、冰淇淋、巧克力、糖果、糕点、蜜饯、果酱等在加工过程添加糖的包装食品摄入频率。

5.烹饪过程少加糖。家庭烹饪过程少放糖,尝试用辣椒、大蒜、醋和胡椒等为食物提味以取代糖,减少味蕾对甜味的关注。

6.外出就餐巧点菜。在外就餐时适量选择糖醋排骨、鱼香肉丝、红烧肉、拔丝地瓜、甜汤等含糖较多的菜品。

7.用白开水替代饮料。人体补充水分的最好方式是饮用白开水。在温和气候条件下,成年男性每日最少饮用1700mL(约8.5杯)水,女性最少饮用1500mL(约7.5杯)水。

●平衡膳食,到底应该怎么吃?

2021年2月25日,中国营养学会组织编写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科学研究报告(2021)》正式发布。报告显示,膳食不平衡是慢性病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中国营养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健康所所长丁钢强对报告主要内容做了解读。

丁钢强表示,只有20%左右的成年人平均每天摄入50克以上全谷物及杂粮;不足1/3的成年人平均每天摄入40克以上鱼虾类;约有40%的成年人不常吃大豆类制品。

丁钢强建议,做到吃动平衡,合理膳食,减少畜肉、烟熏肉、盐、油、添加糖、酒精摄入,增加全谷物、蔬菜、水果、蛋类、海产品、奶类、豆类、坚果摄入有益健康。

(河北新闻网综合自新华社、中国妇女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官网等,编辑李亚萍)

上一篇:莫轻视! 房颤反复发作可导致心衰
下一篇:8·18全国护发日丨头屑、头痒、头油、脱发?这十大问题应早知道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创作园地

燕都融媒体记者 檀亚楠 谈到房颤,有些人并不陌生,甚至被房颤反复“打扰”过。但有的患者对房颤可能带来的影响认识不

2021-03-20

你知道什么是“三减”吗?所谓“三减”就是减油、减盐、减糖。近日,河北省发布《减油、减盐、减糖行动倡议书》,倡议全社会开展减油、减盐、减糖行动,增强减油、减盐、减糖“三减”意识。

油、盐、糖,这3样日常饮食中最离不开的调料,却是威胁我们健康的重要危险因素。

●为什么要“减油、减盐、减糖”?

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慢性病致死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86.6%,每10个死者中就有8个死于慢性病。而不健康生活方式正是导致慢性病高发的重要原因,其中高盐、高油和高糖的使用习惯,占据了我国居民不健康膳食的最重要位置。

中国疾控中心专家指出,长期高盐、高油、高糖饮食易引起高血压、高血脂、肥胖等问题,增加患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风险,如果长期血脂异常还会引起脂肪肝、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脑卒中、肾动脉硬化、肾性高血压、胰腺炎、胆囊炎等多种疾病。

●减控“油盐糖”,为健康加分

健康生活从“三减”开始,想要真正做到减油、减盐、减糖,还是需要我们落实到日常生活当中,少吃油炸食品、警惕“藏起来”的盐、用白开水替代饮料……只有做好这些日常小事,才能让健康的生活方式深入人心,真正为健康加分!

>>饮食要“减油”,健康才能加油

1.控制烹调油摄入量。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健康成年人每人每天烹调用油量不超过25-30克。

2.学会使用控油壶。把全家每天应食用的烹调油倒入带刻度的控油壶,炒菜用油均从控油壶中取用,坚持家庭定量用油,控制总量。

3.多用少油烹调方法。烹调食物时尽可能选择不用或少量用油的方法,如蒸、煮、炖、焖、凉拌、急火快炒等。

4.少用多油烹饪方法。建议少用煎炸的方法来烹饪食物,或用煎的方法代替炸,也可减少烹调油的摄入。

5.少吃油炸食品。少吃或不吃如炸鸡腿、炸薯条、炸鸡翅、油条油饼等油炸食品,在外就餐时主动要求餐馆少放油,和少点油炸类菜品。

6.少用动物性脂肪。建议减少动物性脂肪的使用数量和频次,或用植物性油代替,食用植物性油建议不同种类交替使用。

7.限制反式脂肪酸摄入。建议每日反式脂肪酸摄入量不超过2g。

8.不喝菜汤。烹饪菜品时一部分油脂会留在菜汤里,建议不要喝菜汤或汤泡饭食用。

9.关注食品营养成分表。学会阅读营养成分表,在超市购买食品时,选择含油脂低,不含反式脂肪酸的食物。

>>“减盐”非小事,警惕“藏起来”的盐

1.控制食盐摄入量。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健康成年人每人每天食盐摄入量不超过6克,2-3岁幼儿不超过2克,4-6岁幼儿不超过3克,7-10岁儿童不超过4克。65岁以上老年人应不超过5克。

2.使用定量盐勺。少放5%-10%的盐并不会影响菜肴的口味。使用定量盐勺,尝试用辣椒、大蒜、醋和胡椒等为食物提味。

3.少吃咸菜多食蔬果。少吃榨菜、咸菜和酱制食物。建议每餐都有新鲜蔬果。

4.少吃高盐的包装食品。少吃熟食肉类或午餐肉、香肠和罐头食品,建议选择新鲜的肉类、海鲜和蛋类。

5.逐渐减少钠盐摄入。减盐需要循序渐进,味觉对咸味的需求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降低。

6.阅读营养成分表。在超市购买食品时,尽可能选择钠盐含量较低的包装食品,和具有“低盐”、“少盐”、或“无盐”标识的食品。

7.外出就餐选择低盐菜品。尽可能减少外出就餐,主动要求餐馆少放盐,尽量选择低盐菜品。

8.减少调味品用量。建议选择低钠盐、低盐酱油,减少味精、鸡精、豆瓣酱、沙拉酱和调料包用量。

9.警惕“藏起来”的盐。一些方便食品和零食里虽然尝起来感觉不到咸味,但都含有较多的不可见盐,建议少食用“藏盐”的加工食品。

>>抵制甜蜜诱惑,“减糖”需要管住嘴

1.控制添加糖摄入量。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成年人每人每天添加糖摄入量不超过50g,最好控制在25g以下,糖摄入量控制在总能量摄入的10%以下。各类人群均应减少添加糖(或称游离糖)的摄入,但不包括天然水果中的糖和主食中的天然碳水化合物。

添加糖是指人工加入到食品中的糖类,具有甜味特征,包括单糖和双糖。常见的有蔗糖、果糖、葡萄糖等。日常生活的白砂糖、绵白糖、冰糖、红糖都是蔗糖。

2.儿童青少年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含糖饮料是儿童青少年摄入添加糖的主要来源,建议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

3.婴幼儿食品无需添加糖。婴幼儿建议喝白开水为主,制作辅食时,也应避免人为添加糖。

4.减少食用高糖类包装食品。建议减少饼干、冰淇淋、巧克力、糖果、糕点、蜜饯、果酱等在加工过程添加糖的包装食品摄入频率。

5.烹饪过程少加糖。家庭烹饪过程少放糖,尝试用辣椒、大蒜、醋和胡椒等为食物提味以取代糖,减少味蕾对甜味的关注。

6.外出就餐巧点菜。在外就餐时适量选择糖醋排骨、鱼香肉丝、红烧肉、拔丝地瓜、甜汤等含糖较多的菜品。

7.用白开水替代饮料。人体补充水分的最好方式是饮用白开水。在温和气候条件下,成年男性每日最少饮用1700mL(约8.5杯)水,女性最少饮用1500mL(约7.5杯)水。

●平衡膳食,到底应该怎么吃?

2021年2月25日,中国营养学会组织编写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科学研究报告(2021)》正式发布。报告显示,膳食不平衡是慢性病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中国营养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健康所所长丁钢强对报告主要内容做了解读。

丁钢强表示,只有20%左右的成年人平均每天摄入50克以上全谷物及杂粮;不足1/3的成年人平均每天摄入40克以上鱼虾类;约有40%的成年人不常吃大豆类制品。

丁钢强建议,做到吃动平衡,合理膳食,减少畜肉、烟熏肉、盐、油、添加糖、酒精摄入,增加全谷物、蔬菜、水果、蛋类、海产品、奶类、豆类、坚果摄入有益健康。

(河北新闻网综合自新华社、中国妇女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官网等,编辑李亚萍)

上一篇:莫轻视! 房颤反复发作可导致心衰
下一篇:8·18全国护发日丨头屑、头痒、头油、脱发?这十大问题应早知道
友情链接

中华榜书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4 电话:0311-86676562

法律顾问:河北高志廷律师事务所 e-mail:bangshuchina@126.com 中华榜书网

备案号:冀ICP备15004056号-2  公安备案冀公网安备13010202003569  技术支持:飞数科技

友情链接

联系人:李老师

电话:0311-86676562

e-mail:bangshuchina@126.com

地址:中国河北省石家庄市建设北大街223号

中浩第一商务北楼22层

邮编:050000

中华榜书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4

电话:0311-86676562

法律顾问:河北高志廷律师事务所

e-mail:bangshuchina@126.com 中华榜书网

备案号:冀ICP备15004056号-2

公安备案冀公网安备13010202003569

技术支持:飞数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