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页 >新闻中心 > 相关展示 |
|
|
|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新闻中心 > 相关展示 |
科技+文旅,让你“说走就走” |
2020-07-09 |
近年来,文化和旅游信息化发展加速,5G、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正在有效解决文旅管理、服务及营销等方面的痛点难点问题。以数字化内容为核心的文旅信息化产品,推动着中国旅游业线上线下一体化发展。 5G优化旅行质量 “玩转故宫”小程序、“一部手机游云南”智慧文旅平台、“多游一小时”杭州城市大脑文旅系统、“鲁博手礼”山东博物馆文创智造云平台、“锦绣潇湘·金牌解说”云平台、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5G创新应用项目……为促进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推动文旅行业高质量发展,文化和旅游部近日公布2020年度文化和旅游信息化发展典型案例名单。 “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文旅行业的发展,防疫期间的特殊条件又让文旅与科技的融合有了某种加速度和推进剂。这58个典型案例的公布很有必要,也很及时,有具体操作层面的借鉴意义。”中国人民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所所长金元浦说,文旅产业正升级换代,朝高科技方向发展,5G、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对于文旅行业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能极大提升中国旅游的服务水平。 目前,多地采用信息技术提高文旅服务效能,通过模式的创新优化旅行质量。比如杭州城市大脑文旅系统推出“20秒景点入园”“30秒酒店入住”等服务场景。“我们一家来杭州旅游,到杭州是晚上了,用平台的‘找空房’微信小程序很快就确定了酒店,太方便了。”宁波游客汪女士连连点赞。 甘肃文化旅游大数据交换共享平台实现了重点景区的实时监控和立体管理,解决景区“看不见、呼不应、连不上、管不住”的管理难题。兰州大学教授杨毅认为,该平台纵向贯通各方数据,能够掌握入甘游客人次、驻留时间和分布情况,可以帮助甘肃省文旅产业变道超车。“通过一部手机可以解决吃、住、行等各种问题,十分方便。”甘肃游客唐锐说。 在陕西师范大学旅游系主任白凯看来,“科技+文旅”使“说走就走”成为可能,旅游出行实现线上线下的融合,会变得更加高效便捷。“信息技术对于文旅行业的提升、改造是全方位的,它解决的第一个痛点是文旅信息资源的不畅通问题,然后就是游客统计等数据测算问题,还有文旅行业的综合管理、安全监测、细分营销等难点问题。” “云端营销”大放异彩 当前,文化和旅游信息化发展中涌现出不少成功的营销案例,多地积极对文旅资源和产品进行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开发和应用,通过提高文旅产品的供给质量和效率,大力打造“爆款商品”,有效促进旅游消费。 地方搭建一站式综合文旅消费平台成趋势。南京文化消费智能综合服务平台集机构入驻、票务销售、文化消费数据采集分析等多种功能于一体,通过整合南京各大剧场、演出机构等相关资源,对接政企类平台、各大主流票务平台,成为连接文化演出产业链并有效提升行业运转的“云枢纽”。目前平台已入驻文化演出机构200余家,演出总票房逾2.16亿元,观演人次超过60万,带动相关消费约6亿元。 建立专业化的旅游资源交易平台也成为相应的标配。山西省智慧旅游云平台致力于聚合山西本土文旅资源、打造文旅企业线上交易平台,已对接主要在线旅行商,帮助山西景区打通全网络分销渠道,去年销售景区门票38.7万张,实现收入3000余万元。 文创产品被誉为“带得走的文化”,是文博单位创收的“重头戏”,也深受消费者喜爱。“鲁博手礼”是由山东博物馆打造的文创智造云平台,集线上交易、线下智慧生活馆、原创产品设计转化中心于一体,力求通过设计师的巧妙设计,把馆藏珍品转化为大众喜爱的产品。平台聚集了200余名签约设计师、2万余名非遗传承人和300余家制造企业,通过各类线上文创旅游商品的开发及销售,提升文旅信息化的产业推动力。 “5G+VR”带来新体验 在智慧文旅的创新体验方面,5G、AI、VR、AR等技术的渗透更是带来不一般的奇幻感觉。 5G+VR全景直播,带你站在南海馆看南海;5G+AI游记助手,为到馆游览的观众自动生成图文并茂的个人专属游记;5G+AR文物修复助手,让身处异地的专家隔空指导文物修复工作;5G+感知安防,通过人脸识别技术让安全隐患无所遁形……中国联通参与建设的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5G创新应用项目,是5G技术在博物馆文物保护、游客服务、智慧管理等领域的第一次大规模应用。该馆负责人表示,5G技术为文博工作赋予科技能量,将现代化科技手段融入博物馆工作,不仅能为观众提供更精准、更多元的服务,也为博物馆的智慧化建设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 “玩转故宫”小程序依托腾讯云小微AI语音助手的核心技术,运用语音交互提供AI导览服务。据悉,AI导游“福大人”的“人设”是内阁大学士,不仅能讲解景点文物,畅谈历史趣闻轶事,还能跟游客闲聊互动,并提供个性化的游览路线。 “我们对文旅信息化的发展既憧憬又焦虑,憧憬的是文旅信息化产业市场需求旺盛,焦虑的是还面临许多问题,比如景区缺内容、文化缺载体、技术难落地等。”有业内人士坦言。 放眼未来,科技与文旅的融合已是不可阻挡的发展潮流,但“科技+文旅”绝不是技术的盲目照搬、简单复制和强行嵌入。文化是融合之魂,科技则是融合手段。不管用什么高科技,根本还是内容为王,必须找到每个地域、每座城市独特的“新文脉”。 |
上一篇:河北涞源:依托丰富资源发展旅游 |
下一篇:美到令人陶醉的新疆,这份攻略一定要收藏 |
|
中华榜书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4 电话:0311-86676562 法律顾问:河北高志廷律师事务所 e-mail:bangshuchina@126.com 中华榜书网 备案号:冀ICP备15004056号-2 冀公网安备13010202003569 技术支持:飞数科技 |
|
联系人:李老师 电话:0311-86676562 e-mail:bangshuchina@126.com 地址:中国河北省石家庄市建设北大街223号 中浩第一商务北楼22层 邮编:050000 |
中华榜书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4 电话:0311-86676562 法律顾问:河北高志廷律师事务所 e-mail:bangshuchina@126.com 中华榜书网 备案号:冀ICP备15004056号-2 技术支持:飞数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