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榜书介绍 新闻中心 名家介绍 精品长廊 各地名家 大赛作品展 创作园地 联系我们
主页 >新闻中心 > 相关展示
新闻中心
每日更新 >
相关展示 >
书画动态 >
公告公示 >
热点新闻 更多>>
丈二巨幅榜书“中国... 2020-03-30
雨石:书法是修身之... 2020-03-30
书法收藏不能不知的... 2020-03-30
企业家江阴办书法展... 2020-03-30
桂林百名老年书画家... 2020-03-30
“中国梦·... 2020-03-30
“中国梦 燕赵情——... 2020-03-30
红色主题书法展 2020-03-30
“我的书法梦—于恩... 2020-03-30
“中国梦·... 2020-03-30

吴冠南:伟大的黄宾虹

2020-03-30
           黄宾虹是伟大的。他的伟大不仅仅体现在专业上的超级水准,更在于他宠辱不惊、一门心思地沉浸在沉雄博大的艺术研究之中。人誉之、人骂之、人不屑之一概与他无关!这是一种精神,一种定力,一种信仰,而这一切都源于他令人由衷赞叹、由衷钦佩、甘愿崇拜的伟大品质与风格!

  我经常会在寂静中沉思:人的一生有多少精力和学养?居然令黄宾虹先生在考古、绘画史、金石学、画法、书法、篆刻等诸多研究领域,取得令人咋舌的丰收。真的不可思议!而黄宾虹先生就是在不可思议处,创造了不可思议的伟大!

  当我真正静下心来,企图对黄宾虹的艺术成就作一些探讨时,立刻就会产生一种面对高山般的渺小与窘迫感。这不是出于谦逊,而是不由自主产生的学养与能力上的窘迫。要想全方位研究黄宾虹先生,这无疑是不自量力。那么在黄宾虹这座高山上撷取“一石一水”,两三个点来作出浅析,似乎不失为力所能及的好办法。

  就绘画而论,黄宾虹先生在理论上提出“绝似绝不似”、“由生至熟易,由熟返生难”。而在绘画方法上他独识并运用的是“五笔七墨”法。仅从这三点出发,我觉得大体上可以做到管中窥豹式地探讨一下黄宾虹艺术成就的冰山一角了。

  绝似绝不似

  同样都是巨匠,齐白石先生对绘画的形象思维和造型手段,主张“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黄宾虹先生则主张“绝似绝不似”。实际上齐白石先生的主张是将绘画的结果控制在自然与心智嫁接的中心点上,从而达到历来推崇雅俗共赏的中和效果。而黄宾虹先生“绝似绝不似”主张的关键是:作画作为手工劳动,我们可以描摹自然,画得很像。然而其中手工的作用胜于自我心智。相反,绘画作为艺术,我们完全可以不必过分纠缠于“似”这个对自然起码的认识上面,完全可以借题发挥,充分运用心智,赋予绘画深层次、形而上所表述的物象与自我生命意识结合以后内心世界的表白与祼露。概言之,黄宾虹先生“绝不似”论的提出,其实是强调了作者思想、意识、修养、审美的自我综合表达。

  至此,我们站在公正的立场上作出相对理性的判断,就不难发现,黄宾虹先生对于绘画的“绝似绝不似”论,的确要比齐白石先生“似与不似之间”论高出许多许多。

  也许仍然有许多人认为齐白石的观点更具有普遍性,但是我必须指出,真正的艺术创造是不带“为什么”的。大象无形,大音稀声。须知天地无形,然可孕育万物和生命!

  因此,真正的艺术创造并不需要具有一般审美习惯的功能。恰恰相反,应该具有的是耐读性、启迪性、昭示性和前瞻性。这与高等数学、高能物理等等尖端学科一样,不需要也不可能人人都读懂。明白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以后,就不难理解黄宾虹先生提出关于中国画创作“绝不似”理论所蕴含的哲学理念了。说白了,中国画创作理念与佛学同出一辙,其根本是对自然与生命本质的深度认识。而绘画只是根据认识深浅程度以后的一种表述。

  由生到熟易 由熟返生难

  如果说“绝似绝不似”是黄宾虹对于绘画格调和精神具有总体纲领性意义的话,那么“由生到熟易,由熟返生难”则是他对绘画形象指出的一个转换蜕变过程中的又一个极大难点。第一个“生”指的是不会,从不会到会叫熟。这里的熟不是成熟的熟,而是指熟练的熟。我们从不会画到熟练(会画),只是走完了一半路,如果这一半路是百里路之中的九十里路的话,那么要想走完后十里路,其难度远远超过前面的九十里。古人讲行百里路者半九十就是这个道理。黄宾虹先生讲“由生到熟易”其实是相对而言。前面的九十里不走个披荆斩棘,精疲力尽,断然也是完不成这个艰难过程的。

  前面九十里路固然充满了艰辛,但后面十里路,是“由熟返生难”的不可思议的过程。别说做到,就是听听也像天方夜谭,充满了矛盾的奇谈怪论。

  由熟返生这个“生”其实是一种技法上的炉火纯青和境界上向自然和本性的彻底回归后所呈现出来的一个现象或符号。从而以自己的实践,真正阐释了天人合一的最本真的艺术真谛。是的,炉火至纯却不是红色,技艺至熟却会似不会。世上许多事情的道理经常会以反常的现象来加以佐证。而修行者的认识和觉悟决定了最终事业的成败。

  五笔七墨

  黄宾虹先生以上两点论述属于理,而他的“五笔七墨”说,就是“法”了。无论我们从事哪一项工作,理行法随是恒定的规律。他强调的“五笔七墨”分別为:平、圆、留、重、变。这五种笔法从字面上来理解并不难。但是理解力又因人而异,所以尽管他总结并运用了一生的五种笔法,但用得最得心应手的人还是他自己。为什么这么说呢?这其实真的与各人的理解和习惯密不可分。就像每个人的语调、语速不尽相同一样,难求一律。所以学习前人重在明理。理为上,法为下。我们只能从其法中得到启迪,明白用笔的重要性。如果一味照搬,一是搬不了,二是搬来了也只是个黄宾虹先生的躯壳和影子。毫无意义!

  古人讲法无定法、有法无法乃为至法。就是这个道理。如果一味拘泥于“法”是学习中的大忌。

  至于黄宾虹先生的“七墨”论,当然也是属于方法的范畴。他总结墨法分七种:浓墨、淡墨、破墨、泼墨、渍墨、焦墨、宿墨。基本上包含了墨色变化的各种层次。其可贵之处在于把古人虽然用过的方法,总结成文字并晓以后学。

  我们公认黄宾虹及其艺术成就的伟大,而其伟大的核心即是他治学、为艺的精神。这个精神核心中的核心就是他的“绝似绝不似”论。他用“绝似绝不似”区区五个字,道破了“常”与”变”的无尽天机!西方哲人狄德罗讲:“现代精致是没有诗意的,真正的诗意在历经不变的原始生态中。”的确,黄宾虹先生的“绝似绝不似”论与狄德罗的“原始生态”论同出一辙,都是向自然与本质终点的回归。中国人讲返璞归真,其意无穷。

  如今,当我面对画坛一边倒式的肤浅、制作和庸俗时,黄宾虹先生的艺术理论和艺术实践就显得尤为珍贵与伟大。黄宾虹是伟大的!他的伟大就在于把艺术还给了自然,还给了生命。

上一篇:民国时期那些令人咋舌的国产漫画
下一篇:传统的“通道”:新水墨画的视觉质感
每日更新 >
111
相关展示 >
111
书画动态 >
111
公告公示 >
111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新闻中心 > 相关展示

吴冠南:伟大的黄宾虹

2020-03-30
           黄宾虹是伟大的。他的伟大不仅仅体现在专业上的超级水准,更在于他宠辱不惊、一门心思地沉浸在沉雄博大的艺术研究之中。人誉之、人骂之、人不屑之一概与他无关!这是一种精神,一种定力,一种信仰,而这一切都源于他令人由衷赞叹、由衷钦佩、甘愿崇拜的伟大品质与风格!

  我经常会在寂静中沉思:人的一生有多少精力和学养?居然令黄宾虹先生在考古、绘画史、金石学、画法、书法、篆刻等诸多研究领域,取得令人咋舌的丰收。真的不可思议!而黄宾虹先生就是在不可思议处,创造了不可思议的伟大!

  当我真正静下心来,企图对黄宾虹的艺术成就作一些探讨时,立刻就会产生一种面对高山般的渺小与窘迫感。这不是出于谦逊,而是不由自主产生的学养与能力上的窘迫。要想全方位研究黄宾虹先生,这无疑是不自量力。那么在黄宾虹这座高山上撷取“一石一水”,两三个点来作出浅析,似乎不失为力所能及的好办法。

  就绘画而论,黄宾虹先生在理论上提出“绝似绝不似”、“由生至熟易,由熟返生难”。而在绘画方法上他独识并运用的是“五笔七墨”法。仅从这三点出发,我觉得大体上可以做到管中窥豹式地探讨一下黄宾虹艺术成就的冰山一角了。

  绝似绝不似

  同样都是巨匠,齐白石先生对绘画的形象思维和造型手段,主张“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黄宾虹先生则主张“绝似绝不似”。实际上齐白石先生的主张是将绘画的结果控制在自然与心智嫁接的中心点上,从而达到历来推崇雅俗共赏的中和效果。而黄宾虹先生“绝似绝不似”主张的关键是:作画作为手工劳动,我们可以描摹自然,画得很像。然而其中手工的作用胜于自我心智。相反,绘画作为艺术,我们完全可以不必过分纠缠于“似”这个对自然起码的认识上面,完全可以借题发挥,充分运用心智,赋予绘画深层次、形而上所表述的物象与自我生命意识结合以后内心世界的表白与祼露。概言之,黄宾虹先生“绝不似”论的提出,其实是强调了作者思想、意识、修养、审美的自我综合表达。

  至此,我们站在公正的立场上作出相对理性的判断,就不难发现,黄宾虹先生对于绘画的“绝似绝不似”论,的确要比齐白石先生“似与不似之间”论高出许多许多。

  也许仍然有许多人认为齐白石的观点更具有普遍性,但是我必须指出,真正的艺术创造是不带“为什么”的。大象无形,大音稀声。须知天地无形,然可孕育万物和生命!

  因此,真正的艺术创造并不需要具有一般审美习惯的功能。恰恰相反,应该具有的是耐读性、启迪性、昭示性和前瞻性。这与高等数学、高能物理等等尖端学科一样,不需要也不可能人人都读懂。明白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以后,就不难理解黄宾虹先生提出关于中国画创作“绝不似”理论所蕴含的哲学理念了。说白了,中国画创作理念与佛学同出一辙,其根本是对自然与生命本质的深度认识。而绘画只是根据认识深浅程度以后的一种表述。

  由生到熟易 由熟返生难

  如果说“绝似绝不似”是黄宾虹对于绘画格调和精神具有总体纲领性意义的话,那么“由生到熟易,由熟返生难”则是他对绘画形象指出的一个转换蜕变过程中的又一个极大难点。第一个“生”指的是不会,从不会到会叫熟。这里的熟不是成熟的熟,而是指熟练的熟。我们从不会画到熟练(会画),只是走完了一半路,如果这一半路是百里路之中的九十里路的话,那么要想走完后十里路,其难度远远超过前面的九十里。古人讲行百里路者半九十就是这个道理。黄宾虹先生讲“由生到熟易”其实是相对而言。前面的九十里不走个披荆斩棘,精疲力尽,断然也是完不成这个艰难过程的。

  前面九十里路固然充满了艰辛,但后面十里路,是“由熟返生难”的不可思议的过程。别说做到,就是听听也像天方夜谭,充满了矛盾的奇谈怪论。

  由熟返生这个“生”其实是一种技法上的炉火纯青和境界上向自然和本性的彻底回归后所呈现出来的一个现象或符号。从而以自己的实践,真正阐释了天人合一的最本真的艺术真谛。是的,炉火至纯却不是红色,技艺至熟却会似不会。世上许多事情的道理经常会以反常的现象来加以佐证。而修行者的认识和觉悟决定了最终事业的成败。

  五笔七墨

  黄宾虹先生以上两点论述属于理,而他的“五笔七墨”说,就是“法”了。无论我们从事哪一项工作,理行法随是恒定的规律。他强调的“五笔七墨”分別为:平、圆、留、重、变。这五种笔法从字面上来理解并不难。但是理解力又因人而异,所以尽管他总结并运用了一生的五种笔法,但用得最得心应手的人还是他自己。为什么这么说呢?这其实真的与各人的理解和习惯密不可分。就像每个人的语调、语速不尽相同一样,难求一律。所以学习前人重在明理。理为上,法为下。我们只能从其法中得到启迪,明白用笔的重要性。如果一味照搬,一是搬不了,二是搬来了也只是个黄宾虹先生的躯壳和影子。毫无意义!

  古人讲法无定法、有法无法乃为至法。就是这个道理。如果一味拘泥于“法”是学习中的大忌。

  至于黄宾虹先生的“七墨”论,当然也是属于方法的范畴。他总结墨法分七种:浓墨、淡墨、破墨、泼墨、渍墨、焦墨、宿墨。基本上包含了墨色变化的各种层次。其可贵之处在于把古人虽然用过的方法,总结成文字并晓以后学。

  我们公认黄宾虹及其艺术成就的伟大,而其伟大的核心即是他治学、为艺的精神。这个精神核心中的核心就是他的“绝似绝不似”论。他用“绝似绝不似”区区五个字,道破了“常”与”变”的无尽天机!西方哲人狄德罗讲:“现代精致是没有诗意的,真正的诗意在历经不变的原始生态中。”的确,黄宾虹先生的“绝似绝不似”论与狄德罗的“原始生态”论同出一辙,都是向自然与本质终点的回归。中国人讲返璞归真,其意无穷。

  如今,当我面对画坛一边倒式的肤浅、制作和庸俗时,黄宾虹先生的艺术理论和艺术实践就显得尤为珍贵与伟大。黄宾虹是伟大的!他的伟大就在于把艺术还给了自然,还给了生命。

上一篇:民国时期那些令人咋舌的国产漫画
下一篇:传统的“通道”:新水墨画的视觉质感
友情链接

中华榜书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4 电话:0311-86676562

法律顾问:河北高志廷律师事务所 e-mail:bangshuchina@126.com 中华榜书网

备案号:冀ICP备15004056号-2  公安备案冀公网安备13010202003569  技术支持:飞数科技

友情链接

联系人:李老师

电话:0311-86676562

e-mail:bangshuchina@126.com

地址:中国河北省石家庄市建设北大街223号

中浩第一商务北楼22层

邮编:050000

中华榜书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4

电话:0311-86676562

法律顾问:河北高志廷律师事务所

e-mail:bangshuchina@126.com 中华榜书网

备案号:冀ICP备15004056号-2

公安备案冀公网安备13010202003569

技术支持:飞数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