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榜书介绍 新闻中心 名家介绍 精品长廊 各地名家 大赛作品展 创作园地 联系我们
主页 >新闻中心 > 相关展示
新闻中心
每日更新 >
相关展示 >
书画动态 >
公告公示 >
热点新闻 更多>>
丈二巨幅榜书“中国... 2020-03-30
雨石:书法是修身之... 2020-03-30
书法收藏不能不知的... 2020-03-30
企业家江阴办书法展... 2020-03-30
桂林百名老年书画家... 2020-03-30
“中国梦·... 2020-03-30
“中国梦 燕赵情——... 2020-03-30
红色主题书法展 2020-03-30
“我的书法梦—于恩... 2020-03-30
“中国梦·... 2020-03-30

谈《快雪》 《中秋》 《伯远》帖

2020-03-30
           三希堂的来历

  北京故宫,是明清两代封建帝王的皇宫。当你来到故宫西路的养心殿,只见西暖阁隔出来一间小小的雅室。房间面积不大,四壁紧凑,光线充足,东墙上悬挂着乾隆皇帝弘历亲自书写的“三希堂”匾和“怀抱观古今,深心托豪素”对联。西墙上有一幅反映晋代大书法王羲之教其子王献之学书时,乘其不备从背后拔笔的故事画。这里就是著名的“三希堂”。

  “三希堂”,过去叫“温室”,是皇帝看书休息的地方。乾隆十一年(1746),清高宗弘历在《三希堂记》中说:“内府秘笈王羲之《快雪帖》、王献之《中秋帖》,近又得王珣《伯远帖》,皆希世之珍也。因就养心殿温室,易其名曰‘三希堂’以藏之。”这就是三希堂命名的开始。

  乾隆皇帝从小就喜爱诗文书画。他依靠着皇帝的特权,通过纳贡、抄家等办法,将天下名家法书收罗殆尽,内府收藏的名家法帖盈千累万。“三希堂”设立后,乾隆就令人从编入《石渠宝笈》的历代法书墨迹中,选出了魏晋至明末共一百三十五家的三百四十件作品,并收集各种题跋二百多件,印章一千六百多方,由技艺高超的石工镌刻而成《三希堂法帖》,全称为《御刻三希堂石渠宝笈法帖》。其中包括晋代“三王”(王羲之、王献之、王珣)的杰作,还有唐代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以及宋代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元代赵孟頫,明代董其昌等历代书法巨匠的名帖墨宝。

  天下法书第一

  “三王”即王羲之、王献之和王珣,其中被人称为“书圣”的王羲之成就最为昭著。王羲之,字逸少,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故又称王右军。他七岁开始学书,坚持勤学苦练。相传他每天练习书法,即使休息的时候,也在揣摹字体的结构、间架和气势,而手随心想在衣襟上勾划,时间久了,把衣襟都划破了。他常在家里一个水池边写字,从池里取水研墨,在池里洗笔刷砚,慢慢地一池清水都变黑了。后来的人就把写字称为“临池”。经过几十年的钻研,王羲之博采众长,改变了晋代以前平板匀整的篆隶书法,创出了具有自己特殊风格的楷、行、草书。人们说他的字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笔画似“铁画银钩”。梁武帝萧衍评价说:“王右军书,字势雄强,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阁,故历代宝之,永以为训。”唐太宗李世民称赞王羲之的书法说:“观其点曳之工,裁成之妙,烟霏露结,状若断而还连;凤龙蟠,势如斜而反直。玩之不觉为倦,览之莫识其端。”

  特别是“三希”之一的《快雪时晴帖》,一向被称作传世珍品,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古人誉之为“天下法书第一”。现在流传下来的《快雪时晴帖》墨本,并非王羲之真迹,而是唐代的摹本,曾进入宋、元秘府,明末清初时归大学士冯铨收藏。他将所藏《快雪时晴帖》等法书精品汇刻于石,称为《快雪堂法书》丛帖。清康熙十八年(1679)八月十八日,冯铨之子国子监祭酒冯源济把它献入清内府。

  《快雪时晴帖》是王羲之的一封行草书札。释文是:“羲之顿首。快雪时晴。佳想安善。未果为结。力不次。王羲之顿首。”这封书札是写给谁的,说的什么意思,都很难查考。这短短的二十四个字,写得遒劲秀美,结体均匀,气势贯通,筋骨血肉恰到好处,反映了王羲之精湛的书法造诣,可以说代表了王羲之的典型书法,因此,《快雪时晴帖》也就受到历代书法家的重视。乾隆皇帝对此帖推崇备至,认为是:“天下无双,古今鲜对”,“神乎技矣”。有人据帖中有“山阴张侯”四字分析,此帖可能是王羲之写给山阴张侯的,后人临摹时也将这四个字摹上去了;也有人认为这几个字根本不是王羲之所写。从这四个字的笔锋、结体、风格等方面观察,它的确不是出自一个人之手。

  到清朝末年,《快雪时晴帖》遭到了厄运。1924年,已经逊位的末代皇帝溥仪为了苟延残喘,将这件国宝的真迹抵押给了东交民巷美国花旗银行,以换取四十万元的借款。幸亏还没来得及施行,溥仪就被驱逐出宫。这年十月,《快雪时晴帖》真迹册页,却又被清宫太监御前总管盗出皇宫,被爱国将领冯玉祥的卫队查获,送到清室善后委员会。1928年六月,北洋军阀张作霖退出北京时,派教育部长到故宫博物院指名要拿走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院长说:“此帖现存南书房大保险柜内。钥匙共计五把,冯玉祥、孙岳各拿去一把,院中只存三把,少一把也不能开取。”教育部长看到铁柜庞大沉重,不好搬运,踌躇多时,无可奈何地走了。当晚,张作霖登车开往东北,火车到沈阳皇姑屯站时,被日本关东军炸死。如果这件国宝被张作霖劫走,后果可想而知。全国解放前,《快雪时晴帖》真迹被国民党政府运往台湾。但愿台湾早日回归祖国,使“三希”墨宝成为合璧。

  《中秋》《伯远》皆国宝

  我国晋代的书法家,多出自“琅邪王氏”。这里,不仅有“书圣”王羲之,还有王献之、王珣等人。王献之,字子敬,是王羲之第七子,也是东晋著名书法家,与王羲之齐名,被后人称为“二王”。

  王献之从小就爱好书法,也很聪明。传说他跟父亲学书几年,自以为了不起了。一天,王献之写完字,照例送给父亲评判。他自以为书法已赶上父亲,很想得到王羲之的赞扬。可是,王羲之微微一笑,什么也没有说,只是顺手拿起笔在一个“大”字下边点了一点。王献之很扫兴,就把字送给母亲看,母亲看后,指着那个“太”字说:“只有这个点儿像你父亲写的。”从此王献之练字更加勤苦,他不仅学习父亲的书法,又取法东汉书法家张芝的草书,开创了“行草”这一新体,他的字用笔外拓,笔意开展,后人多认为比王羲之的书法俊美而更有逸气,然骨力似不及其父。王献之善隶草书,能写大字。年轻的时候,曾用帚子沾泥,在壁上书写方丈的大字,围观者数百人,他父亲王羲之也很欣赏他的大字书法。可惜代远年湮,这些名迹都无法看到了。

  乾隆皇帝称为“三希”之一的《中秋帖》,是王献之的代表作。帖的释文是:“中秋不复,不得相还。为即甚者,如何然胜人何庆等大军。”此帖的内容不知什么含意,可能文中有缺字。据查考,宋代有人将王献之书割剪一、二字售出,使后人不能卒读,这是我们读帖时应当注意的。《中秋帖》即是《十二月帖》。在宋代书法“四大家”之一米芾的《书史》中,有王献之《十二月帖》的记载,因原帖在“中秋”二字前,尚有“十二月割至否”六字,以下各字大部分相同,从笔迹看,书法界多认为《中秋帖》是米芾所临。

  王献之的《中秋帖》,体现了作者行草书的特点。这二十二个字,大都笔笔相连,就是不连贯的字,血脉也是衔接的。这种写法起于东汉的张芝,称为“一笔书”。宋代米芾认为此帖“运笔如火箸画灰,连续无端末,所谓一笔书,天下子敬第一帖也。”

  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珣,字元琳,是王献之的族弟,官至尚书令。王珣字遒劲飘逸,笔法古朴,略存汉魏遗意,与王羲之书法不同,但又有某些相通之处。他的作品传于后世的只有《伯远帖》。这也是目前所见存世最早的晋代书法真迹。

  《伯远帖》是王珣的一封书函,释文是:“珣顿首顿首。伯远胜业情期,群从之宝。自以羸患,志在优游。始获此出,竟不克申。分别如昨,永为畴古。远隔岭峤,不相瞻临。”共四十七字。此帖行笔峭劲秀丽,自然流畅,没有一丝造作、板滞的痕迹。作者当时行笔的序列,至今依然清晰可见。墨迹上凡是后一笔叠压着前一笔的地方,墨色都比较黯黑一点,这是由于行笔时该处曾两次着墨所致。

  行书是在楷书基础上的草写和简化,它将楷法和草法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运用一部分草法,以更率意的用笔、更流动的结体,简省了楷书的笔画,改变了楷书的字形,形成了介于楷、草之间的一种书体。行书《伯远帖》,较多地保存了楷书用笔的特点。

  《伯远帖》在北宋时曾入内府收藏,后流落民间。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书法家董其昌在长安遇见此帖,便购买下来,并为其重裱。清乾隆十一年(1746),弘历皇帝得到此帖,极为重视,将它和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一并藏于故宫养心殿温室,即“三希堂”。清亡后,被溥仪携出宫外。全国解放前,《中秋帖》和《伯远帖》被人典当在香港的一家外国银行里,到1951年12月即将期满。当时,帝国主义者正在觊觎着这两件珍贵国宝。周恩来总理得知这个情况后,立即下达指示,一定要将这两件法书收购回来,决不能让外国人拿去。遵照周总理的指示,国家有关部门终于将这两件法书用重金赎回,珍藏在故宫博物院。

  《三希堂法帖》将首次影印出版

  现在,“三希”的真迹本,只有《中秋帖》、《伯远帖》在北京,《快雪时晴帖》尚在台湾。乾隆时期拓本《三希堂法帖》在全国也只存留几份。许多书法爱好者想拜读而不可得。为了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的书法艺术传统,丰富人民的文化生活,将这套书苑珍品流传后世,北京日报出版社已将乾隆时期御墨卷轴拓本《三希堂法帖》,按照拓本字体原大影印出版。溥杰先生欣然为法帖影印本的出版赋诗一首:“三希伊始肇三王,翰墨菁华萃一堂。喜睹大成镌旧拓,银钩不独帝宫藏。”

  (《文史知识》1984年第4期)

上一篇:《五言联》
下一篇:吴熙载 欧阳永叔
每日更新 >
111
相关展示 >
111
书画动态 >
111
公告公示 >
111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新闻中心 > 相关展示

谈《快雪》 《中秋》 《伯远》帖

2020-03-30
           三希堂的来历

  北京故宫,是明清两代封建帝王的皇宫。当你来到故宫西路的养心殿,只见西暖阁隔出来一间小小的雅室。房间面积不大,四壁紧凑,光线充足,东墙上悬挂着乾隆皇帝弘历亲自书写的“三希堂”匾和“怀抱观古今,深心托豪素”对联。西墙上有一幅反映晋代大书法王羲之教其子王献之学书时,乘其不备从背后拔笔的故事画。这里就是著名的“三希堂”。

  “三希堂”,过去叫“温室”,是皇帝看书休息的地方。乾隆十一年(1746),清高宗弘历在《三希堂记》中说:“内府秘笈王羲之《快雪帖》、王献之《中秋帖》,近又得王珣《伯远帖》,皆希世之珍也。因就养心殿温室,易其名曰‘三希堂’以藏之。”这就是三希堂命名的开始。

  乾隆皇帝从小就喜爱诗文书画。他依靠着皇帝的特权,通过纳贡、抄家等办法,将天下名家法书收罗殆尽,内府收藏的名家法帖盈千累万。“三希堂”设立后,乾隆就令人从编入《石渠宝笈》的历代法书墨迹中,选出了魏晋至明末共一百三十五家的三百四十件作品,并收集各种题跋二百多件,印章一千六百多方,由技艺高超的石工镌刻而成《三希堂法帖》,全称为《御刻三希堂石渠宝笈法帖》。其中包括晋代“三王”(王羲之、王献之、王珣)的杰作,还有唐代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以及宋代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元代赵孟頫,明代董其昌等历代书法巨匠的名帖墨宝。

  天下法书第一

  “三王”即王羲之、王献之和王珣,其中被人称为“书圣”的王羲之成就最为昭著。王羲之,字逸少,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故又称王右军。他七岁开始学书,坚持勤学苦练。相传他每天练习书法,即使休息的时候,也在揣摹字体的结构、间架和气势,而手随心想在衣襟上勾划,时间久了,把衣襟都划破了。他常在家里一个水池边写字,从池里取水研墨,在池里洗笔刷砚,慢慢地一池清水都变黑了。后来的人就把写字称为“临池”。经过几十年的钻研,王羲之博采众长,改变了晋代以前平板匀整的篆隶书法,创出了具有自己特殊风格的楷、行、草书。人们说他的字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笔画似“铁画银钩”。梁武帝萧衍评价说:“王右军书,字势雄强,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阁,故历代宝之,永以为训。”唐太宗李世民称赞王羲之的书法说:“观其点曳之工,裁成之妙,烟霏露结,状若断而还连;凤龙蟠,势如斜而反直。玩之不觉为倦,览之莫识其端。”

  特别是“三希”之一的《快雪时晴帖》,一向被称作传世珍品,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古人誉之为“天下法书第一”。现在流传下来的《快雪时晴帖》墨本,并非王羲之真迹,而是唐代的摹本,曾进入宋、元秘府,明末清初时归大学士冯铨收藏。他将所藏《快雪时晴帖》等法书精品汇刻于石,称为《快雪堂法书》丛帖。清康熙十八年(1679)八月十八日,冯铨之子国子监祭酒冯源济把它献入清内府。

  《快雪时晴帖》是王羲之的一封行草书札。释文是:“羲之顿首。快雪时晴。佳想安善。未果为结。力不次。王羲之顿首。”这封书札是写给谁的,说的什么意思,都很难查考。这短短的二十四个字,写得遒劲秀美,结体均匀,气势贯通,筋骨血肉恰到好处,反映了王羲之精湛的书法造诣,可以说代表了王羲之的典型书法,因此,《快雪时晴帖》也就受到历代书法家的重视。乾隆皇帝对此帖推崇备至,认为是:“天下无双,古今鲜对”,“神乎技矣”。有人据帖中有“山阴张侯”四字分析,此帖可能是王羲之写给山阴张侯的,后人临摹时也将这四个字摹上去了;也有人认为这几个字根本不是王羲之所写。从这四个字的笔锋、结体、风格等方面观察,它的确不是出自一个人之手。

  到清朝末年,《快雪时晴帖》遭到了厄运。1924年,已经逊位的末代皇帝溥仪为了苟延残喘,将这件国宝的真迹抵押给了东交民巷美国花旗银行,以换取四十万元的借款。幸亏还没来得及施行,溥仪就被驱逐出宫。这年十月,《快雪时晴帖》真迹册页,却又被清宫太监御前总管盗出皇宫,被爱国将领冯玉祥的卫队查获,送到清室善后委员会。1928年六月,北洋军阀张作霖退出北京时,派教育部长到故宫博物院指名要拿走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院长说:“此帖现存南书房大保险柜内。钥匙共计五把,冯玉祥、孙岳各拿去一把,院中只存三把,少一把也不能开取。”教育部长看到铁柜庞大沉重,不好搬运,踌躇多时,无可奈何地走了。当晚,张作霖登车开往东北,火车到沈阳皇姑屯站时,被日本关东军炸死。如果这件国宝被张作霖劫走,后果可想而知。全国解放前,《快雪时晴帖》真迹被国民党政府运往台湾。但愿台湾早日回归祖国,使“三希”墨宝成为合璧。

  《中秋》《伯远》皆国宝

  我国晋代的书法家,多出自“琅邪王氏”。这里,不仅有“书圣”王羲之,还有王献之、王珣等人。王献之,字子敬,是王羲之第七子,也是东晋著名书法家,与王羲之齐名,被后人称为“二王”。

  王献之从小就爱好书法,也很聪明。传说他跟父亲学书几年,自以为了不起了。一天,王献之写完字,照例送给父亲评判。他自以为书法已赶上父亲,很想得到王羲之的赞扬。可是,王羲之微微一笑,什么也没有说,只是顺手拿起笔在一个“大”字下边点了一点。王献之很扫兴,就把字送给母亲看,母亲看后,指着那个“太”字说:“只有这个点儿像你父亲写的。”从此王献之练字更加勤苦,他不仅学习父亲的书法,又取法东汉书法家张芝的草书,开创了“行草”这一新体,他的字用笔外拓,笔意开展,后人多认为比王羲之的书法俊美而更有逸气,然骨力似不及其父。王献之善隶草书,能写大字。年轻的时候,曾用帚子沾泥,在壁上书写方丈的大字,围观者数百人,他父亲王羲之也很欣赏他的大字书法。可惜代远年湮,这些名迹都无法看到了。

  乾隆皇帝称为“三希”之一的《中秋帖》,是王献之的代表作。帖的释文是:“中秋不复,不得相还。为即甚者,如何然胜人何庆等大军。”此帖的内容不知什么含意,可能文中有缺字。据查考,宋代有人将王献之书割剪一、二字售出,使后人不能卒读,这是我们读帖时应当注意的。《中秋帖》即是《十二月帖》。在宋代书法“四大家”之一米芾的《书史》中,有王献之《十二月帖》的记载,因原帖在“中秋”二字前,尚有“十二月割至否”六字,以下各字大部分相同,从笔迹看,书法界多认为《中秋帖》是米芾所临。

  王献之的《中秋帖》,体现了作者行草书的特点。这二十二个字,大都笔笔相连,就是不连贯的字,血脉也是衔接的。这种写法起于东汉的张芝,称为“一笔书”。宋代米芾认为此帖“运笔如火箸画灰,连续无端末,所谓一笔书,天下子敬第一帖也。”

  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珣,字元琳,是王献之的族弟,官至尚书令。王珣字遒劲飘逸,笔法古朴,略存汉魏遗意,与王羲之书法不同,但又有某些相通之处。他的作品传于后世的只有《伯远帖》。这也是目前所见存世最早的晋代书法真迹。

  《伯远帖》是王珣的一封书函,释文是:“珣顿首顿首。伯远胜业情期,群从之宝。自以羸患,志在优游。始获此出,竟不克申。分别如昨,永为畴古。远隔岭峤,不相瞻临。”共四十七字。此帖行笔峭劲秀丽,自然流畅,没有一丝造作、板滞的痕迹。作者当时行笔的序列,至今依然清晰可见。墨迹上凡是后一笔叠压着前一笔的地方,墨色都比较黯黑一点,这是由于行笔时该处曾两次着墨所致。

  行书是在楷书基础上的草写和简化,它将楷法和草法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运用一部分草法,以更率意的用笔、更流动的结体,简省了楷书的笔画,改变了楷书的字形,形成了介于楷、草之间的一种书体。行书《伯远帖》,较多地保存了楷书用笔的特点。

  《伯远帖》在北宋时曾入内府收藏,后流落民间。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书法家董其昌在长安遇见此帖,便购买下来,并为其重裱。清乾隆十一年(1746),弘历皇帝得到此帖,极为重视,将它和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一并藏于故宫养心殿温室,即“三希堂”。清亡后,被溥仪携出宫外。全国解放前,《中秋帖》和《伯远帖》被人典当在香港的一家外国银行里,到1951年12月即将期满。当时,帝国主义者正在觊觎着这两件珍贵国宝。周恩来总理得知这个情况后,立即下达指示,一定要将这两件法书收购回来,决不能让外国人拿去。遵照周总理的指示,国家有关部门终于将这两件法书用重金赎回,珍藏在故宫博物院。

  《三希堂法帖》将首次影印出版

  现在,“三希”的真迹本,只有《中秋帖》、《伯远帖》在北京,《快雪时晴帖》尚在台湾。乾隆时期拓本《三希堂法帖》在全国也只存留几份。许多书法爱好者想拜读而不可得。为了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的书法艺术传统,丰富人民的文化生活,将这套书苑珍品流传后世,北京日报出版社已将乾隆时期御墨卷轴拓本《三希堂法帖》,按照拓本字体原大影印出版。溥杰先生欣然为法帖影印本的出版赋诗一首:“三希伊始肇三王,翰墨菁华萃一堂。喜睹大成镌旧拓,银钩不独帝宫藏。”

  (《文史知识》1984年第4期)

上一篇:《五言联》
下一篇:吴熙载 欧阳永叔
友情链接

中华榜书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4 电话:0311-86676562

法律顾问:河北高志廷律师事务所 e-mail:bangshuchina@126.com 中华榜书网

备案号:冀ICP备15004056号-2  公安备案冀公网安备13010202003569  技术支持:飞数科技

友情链接

联系人:李老师

电话:0311-86676562

e-mail:bangshuchina@126.com

地址:中国河北省石家庄市建设北大街223号

中浩第一商务北楼22层

邮编:050000

中华榜书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4

电话:0311-86676562

法律顾问:河北高志廷律师事务所

e-mail:bangshuchina@126.com 中华榜书网

备案号:冀ICP备15004056号-2

公安备案冀公网安备13010202003569

技术支持:飞数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