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榜书介绍 新闻中心 名家介绍 精品长廊 各地名家 大赛作品展 创作园地 联系我们
主页 >创作园地
新闻中心
每日更新 >
相关展示 >
书画动态 >
公告公示 >
热点新闻 更多>>
丈二巨幅榜书“中国... 2020-03-30
雨石:书法是修身之... 2020-03-30
书法收藏不能不知的... 2020-03-30
企业家江阴办书法展... 2020-03-30
桂林百名老年书画家... 2020-03-30
“中国梦·... 2020-03-30
“中国梦 燕赵情——... 2020-03-30
红色主题书法展 2020-03-30
“我的书法梦—于恩... 2020-03-30
“中国梦·... 2020-03-30

山水画中的意与逸

2020-04-10

一、适意于山水

每一片风景,都是一种心境。中国哲学的特征,在于 不把自然看做无生命的异己存在,而是对宇宙自然有一 份“如鱼在水”的契合。(《朱子语类》卷九〇:“一身之中, 凡所思虑运动,无非是天。一身在天里行,如鱼在水里,满肚子 里都是水。”) 早在《易·系辞传》“仰则观象于天,俯则 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 的宇宙观照法中,即提倡将全身心向宇宙开放,感受宇 宙与生命的最深奥秘,如嵇康诗中所言:“俯仰自得, 游心太玄”。这种对世界的感观,孕育了后世山水诗与 山水画的灵魂。畅游山水,是自古以来文人生活不可缺 少的一部分,甚至可以说是中国文人的生活方式,从孔 子“逝者如斯夫”的感叹,到曹操《观沧海》的磅礴大 气,再到谢灵运、谢朓、王孟李杜诸家以降后世品格各 异的诗风中,可以发现历代文人雅士无不乐山乐水,或 在山水中体会“游目骋怀”之乐,放任心情,怡悦性情, 或在山水之中体验生命,增长见识,醒悟悠悠天地一过 客的匆忙。

山水可以使人“常处”、“常乐”、“常适”、“常 观”,但在不同时期的文人心中,山水的功用不尽相同。 比如在六朝时期体验山水是为“体玄适性”,而宋代文 人士大夫则是为达到“丘园养素”的目的,比前者带有 更多闲散、休息的意味。这两种不同的目的,就引出两 种不同的趋向——六朝文人是走向真实的自然山水,躬 身隐逸而“体玄”;而宋代文人只是借山水以补偿社会 政治中的疲惫心理,方式之一便是托之于山水画,通过 山水画将第一自然的原生状态的山水,转变为第二自然
 

山水画中的意与逸

的审美状态的山水,大大突出了山水画的审美意义创造, 强化了它的写心和审美愉悦功能。正如宋人郭熙在《林 泉高致·山水训》中所写:“ 君子之所以爱夫山水者, 其旨安在?丘园养素,所常处也;泉石啸傲,所常乐也; 渔樵隐逸,所常适也;猿鹤飞鸣,常观也;尘嚣缰锁, 此人情所常厌也。烟霞仙圣,此所人情所常愿而不得见也。 直以太平盛日,君亲之心两隆,苟洁一身,出处节义斯 系,岂仁人高蹈远引,为离世绝俗之行,而必与箕颖埒 素、黄绮同芳哉!《白驹》之诗,《紫芝》之咏,皆不 得已而长往者也。然则林泉之志,烟霞之侣,梦寐在焉, 耳目断绝。今得妙手,郁然出之,不下堂筵,坐穷泉壑; 猿声鸟啼,依约在耳;山光水色,滉漾夺目。此岂不快人意, 实获我心哉!此世之所以贵夫画山水之本意也。”( 郭熙《林 泉高致集》,《文渊阁四库全书》[ 景印 ]“子部八·艺术类一”。) 山水令人安适自在,忘却尘世的烦扰束缚,然得见者少。 对为世牵绊不能像古人一样隐遁的人来说,山水画提供 了不用走出厅堂即可观遍美景、大快心意的方式。“这 正是为何山水画不成熟于庄园经济盛行的六朝,却反而 成熟于城市生活相当发达的宋代的缘故。”( 李泽厚《美的 历程》) 宋代的山水画重视技巧,所谓“宋画尚工”是也, 要表现出自然山水的真实美。但因文人寄托情怀的呈现, 也开启了由客观入于主观、由客观表现自然而到表现自 我的风气,为“尚意”的元画提点出新的发展空间,由注 重物形到崇尚“逸气”。

宋元以降文人画盛行,画成为文人聊以自娱、“写胸 中逸气”、“适一时之兴趣”的表达方式,推崇“平淡 天真”的“逸品”或“逸格”。它不像诗文那样受到社会政治的种种限制,因此表达更加自由,内容也更开放。 如清代诗人叶燮在《赤霞楼诗集序》中所言:“吾尝谓 凡艺之类多端,而能尽天地万事万物之情状者,莫如画。 彼其山水云霞,林木鸟兽,城郭宫室,以及人士男女, 老少妍媸,器具服玩,甚至状貌之忧离欢乐,凡遇于目, 感于心,传之于手而为象,惟画则然,大可笼万有,小 可析毫末,而为有形者所不能遁”,绘画可尽天地万事 万物之情状,将所见所感通过笔端传达,以“云霞荡胸襟, 花竹怡情性”(方薰《山静居画论》),通过体山水之性情, 来写胸中之丘壑。《珊瑚网名画题跋》引明人杜琼语曰:“绘画之事,胸中造化,吐露于笔端,恍惚变幻,象其 物宜,足以启人之高致,发人之浩气。”这种由体物到 写心的变化,由重物形到尚逸气,是文人力图摆脱束缚, 寻得心灵家园的表现。

人生贵适意,是中国文人向来的追求。晋人张翰只因 秋风起时思念家乡的鲈鱼莼菜羹,便放弃洛阳的官职, 作歌返乡。而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更是强烈表达出“委 心任去留”,不“以心为形役”的人生理念,和脱离樊笼、 回归丘山的渴望。山水为文人提供了放情林壑、远离世俗的空间,而山水画则为文人的心灵提供了这样一方乐土,或者 说寄托,北宋以“胸有成竹”闻名的画家文同曾言:“吾乃者学 道未至,意有所不适而无所遣之,故一发于墨竹。”(《苏东坡集·跋 文与可墨竹》)发于墨竹,发于山水,意相通也,尤其是崇尚“逸 品”的文人画,既是这一生活态度的体现,也是它造出的成就。
 

山水画中的意与逸

二、由意而逸

中国艺术精神中流转飞动之美,在陶器的纹饰中就已存在, 以线的飘动,反映着天地的大气流衍与自然的活泼生命。陶纹中 所潜藏的先民生命意识,后来被哲人们阐发总结为“气”的哲学, 《老子》第四十二章最早出现这个概念:“万物负阴而抱阳,冲 气以为和。”《管子·枢言》:“有气则生,无气则死,生则以 其气”,以“气”为生命的本源;《庄子·知北游》之“通天下 一气耳”,则谓万物皆不在气之外。这种以“气” 为中心的宇 宙生成论反映出追求与自然、生命和谐的观念,反映在人物品评、 文学评论中被进一步具体细化、分类,浩然正气是对人品的要求, 胸中逸气则是文人士子对个人品位的追求,是高雅恬淡的表现; 体现在山水画上,“气者,心随笔运,取向不惑”( 荆浩《笔法记》)。 由“意”而“逸”,根据心所至而创作,追求不同于匠气、俗气 的“逸气”,以高远超拔、独立脱俗之气,完成审美的自由创造。 因而“逸品”得到推崇,“逸”是宋元以降最主流的审美思潮。

就美学内涵来说,“逸”包含了两方面:一是画家主题心境 的超逸,既包含了老庄的放达,也意味着儒家的隐逸,即逃遁于 世俗的社会功利之外,通过高蹈远引、离世绝俗而向自然或第二 自然的“道”回归。元四家拟迹巢由,纵情林壑,与琴酒俱适, 纵烟霞独往,正是超功利的高逸心境的体现。二是画作的用笔、 用墨、用色、造型、布局等的超逸;在创作主体的精神状态上是 自然率性,顺应偶然兴起的创作欲望和创作冲动。所谓“格外不 拘常法”,“拙规矩于方圆,鄙精研于彩绘。笔简而形具,得之 自然,莫可楷模,出于意表”(黄休复《益州名画录》),追求 笔简而神传的效果;如倪瓒把“逸气”作为主要绘画理论思想,

“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这一点与诗论中的“吟咏性情”、“冲 淡萧疏”相通,一定程度上也是时代政治的反映,是无可奈何遁 世心理在艺术上的折射,尤其是在元代那种无君可忠,无国可爱, 无途可仕的情况下。

但文人画的发展至明代中叶,无论主体的心境还是图式的表 现,都已呈现出顶峰之后的混乱、式微态势。继浙派后崛起的吴 门画派,作为当时文人画的中兴和中坚,从阵容组织到创作实践, 比起宋元的正宗文人画,都明显地出现了异化的倾向。受商品经 济的影响,明代文人的立身处世原则由宋元文人的高逸化心境一 变而为世俗化心境,染上了浓郁的物质功利色彩,抱着“书画诗 文总不工,偶然生计寓其中”心理的文人越来越多,从“墨戏” 沦为治生的手段,文人画的发展面临着很大挑战,这种变化成为 促使董其昌提出南北宗论的文化契机。而崇南抑北的倾向,也正 是大力推崇逸品、逸格,反对匠气的结果。

董其昌根据“摩诘所谓‘云峰石迹,迥出天机。笔意纵横, 参乎造化’者”的说法,把王维视为南宗画的始祖。他在《松冈 远岫图》自题:“右丞田园乐,有萋萋春草秋绿,落落 长松夏寒。余采其意为此图赠士抑兄,亦闻士抑有高卧 不出、超然尘外之意,不愧右丞此语耳。”《画禅室随笔》 中多次提及的“天真烂漫是我师”的自然创造,推崇的 正是这种“超然尘外”的逸趣。

“逸”是纵情山水、贵适意的人生态度在画风上的体 现,贯通着一脉相承的文人意识。从吴道子的疏体山水、 王维的雪里芭蕉、王洽的泼墨山水,到宋元成熟的文人画, “逸”的精神贯穿了古代文人画的发展历程,是文人画 及画论的神髓。而“逸品”代表了一种文化的诉求和主张, 与神、妙、能一起构成评画的标准体系。

三、扁舟一叶归何处?

说到“逸”,就不得不提一下“独往”。“独往”的 概念在《庄子》中是:“独往而独来 , 是为独有之人 , 独 有之人是为至贵”,《列子·力命》中的说法是:“独 往独来,独出独入,孰能碍之?”追求的是精神上独游 于天地之间,不受外物阻碍的精神快乐,是生活中的贵 适意,也是游山乐水中的自在放任。在山水诗中体现为“唯 有幽人独往来”的不落言诠的清空意境;而山水画的“逸 境”也可以说是独往精神的另一种延伸和体现。

如果用一个具体的物象来注释“逸”与“独往”,最 好的莫过于“舟”,常用的说法是“孤舟”,或者“虚舟”。
 

山水画中的意与逸

虚舟,既有触物不忤之意,也暗含着任化委运、心无 所系的心态;不系舟,是独往无挂碍的状态。与驿站相 联系,更是人生如过客的象征。而孤舟,既喻漂泊,又喻止泊,恰是钱锺书所论“喻之二柄”(《管锥编》)。 在“冲融而飘飘缈缈”( 郭熙《林泉高致》)的平远山水中, 一叶扁舟飘荡其中,由有限的存在导向若隐若现的无限 存在,在无限的存在之中静观天地万物,体会宇宙时空 的绵缈,领悟人生的意义,达成人的心灵最充分的解放 与最自由的安顿,在山水中沐浴洗涤心灵,找到真正的 精神家园。

所以说孤舟,既是心灵解脱自由的象征,在无穷无尽 的山水中获得一种大自由、大自在;也是寻求停泊之所 的渴望,在茫茫世界中,为疲惫的心灵寻一方安憩的乐土。 它既是一种寻求和洒脱,也是一种家园的失落。正因为 如此,文人山水画中有着大量以孤舟漂泊为主或辅的作 品,从历代的题跋中就可窥一斑:

  苏轼《书李世南所画秋景》: 

野水参差落涨痕,疏林欹倒出霜根。扁舟一棹归何处?家 在江南黄叶村。

  尤袤《题米元晖潇湘图》: 

淡淡晓山横雾,茫茫远水平沙。安得绿蓑青笠,往来泛宅 浮家。

题荆浩《匡庐图》

翠微深处墨轩楹,绝磴悬崖瀑分明。借我扁舟荡空碧,一壶春酒看云生。

归何处?故园虽在,心无所依,荡扁舟于湖海,寄余 情于笔墨,在山水间或笔墨中体会独往独来的自由与寂 寞,挣得一身明月,两袖清风,遍体逸气。

 

山水画中的意与逸

如何可得真自由?

浩荡清淮天共流,长风万里送归舟。应愁晚泊卑喧地,吹 入沧溟始自由。

               ——苏舜钦《和淮上遇便风》 

由贵适意独往,到崇尚“逸”、 “逸格”、“逸品”, 是一个贯通的过程,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体现。中 国传统文人始终在世俗与尘外之间徘徊,一方面向往着 世外,渴望摆脱束缚,却又拒绝不了世俗的诱惑,于是 自我标举逸格以示清高,希图借山水笔墨寻到安歇心灵 之所,“逸品”也就渐渐升级成为最受推崇的画品。但 山水画中对“逸”越来越热切的追求,从另一个角度说, 何尝不是“逸”渐渐失落的表现? 

上一篇:李思训父子
下一篇:当代艺术不应是图像,而是一个情景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创作园地

山水画中的意与逸

2020-04-10

一、适意于山水

每一片风景,都是一种心境。中国哲学的特征,在于 不把自然看做无生命的异己存在,而是对宇宙自然有一 份“如鱼在水”的契合。(《朱子语类》卷九〇:“一身之中, 凡所思虑运动,无非是天。一身在天里行,如鱼在水里,满肚子 里都是水。”) 早在《易·系辞传》“仰则观象于天,俯则 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 的宇宙观照法中,即提倡将全身心向宇宙开放,感受宇 宙与生命的最深奥秘,如嵇康诗中所言:“俯仰自得, 游心太玄”。这种对世界的感观,孕育了后世山水诗与 山水画的灵魂。畅游山水,是自古以来文人生活不可缺 少的一部分,甚至可以说是中国文人的生活方式,从孔 子“逝者如斯夫”的感叹,到曹操《观沧海》的磅礴大 气,再到谢灵运、谢朓、王孟李杜诸家以降后世品格各 异的诗风中,可以发现历代文人雅士无不乐山乐水,或 在山水中体会“游目骋怀”之乐,放任心情,怡悦性情, 或在山水之中体验生命,增长见识,醒悟悠悠天地一过 客的匆忙。

山水可以使人“常处”、“常乐”、“常适”、“常 观”,但在不同时期的文人心中,山水的功用不尽相同。 比如在六朝时期体验山水是为“体玄适性”,而宋代文 人士大夫则是为达到“丘园养素”的目的,比前者带有 更多闲散、休息的意味。这两种不同的目的,就引出两 种不同的趋向——六朝文人是走向真实的自然山水,躬 身隐逸而“体玄”;而宋代文人只是借山水以补偿社会 政治中的疲惫心理,方式之一便是托之于山水画,通过 山水画将第一自然的原生状态的山水,转变为第二自然
 

山水画中的意与逸

的审美状态的山水,大大突出了山水画的审美意义创造, 强化了它的写心和审美愉悦功能。正如宋人郭熙在《林 泉高致·山水训》中所写:“ 君子之所以爱夫山水者, 其旨安在?丘园养素,所常处也;泉石啸傲,所常乐也; 渔樵隐逸,所常适也;猿鹤飞鸣,常观也;尘嚣缰锁, 此人情所常厌也。烟霞仙圣,此所人情所常愿而不得见也。 直以太平盛日,君亲之心两隆,苟洁一身,出处节义斯 系,岂仁人高蹈远引,为离世绝俗之行,而必与箕颖埒 素、黄绮同芳哉!《白驹》之诗,《紫芝》之咏,皆不 得已而长往者也。然则林泉之志,烟霞之侣,梦寐在焉, 耳目断绝。今得妙手,郁然出之,不下堂筵,坐穷泉壑; 猿声鸟啼,依约在耳;山光水色,滉漾夺目。此岂不快人意, 实获我心哉!此世之所以贵夫画山水之本意也。”( 郭熙《林 泉高致集》,《文渊阁四库全书》[ 景印 ]“子部八·艺术类一”。) 山水令人安适自在,忘却尘世的烦扰束缚,然得见者少。 对为世牵绊不能像古人一样隐遁的人来说,山水画提供 了不用走出厅堂即可观遍美景、大快心意的方式。“这 正是为何山水画不成熟于庄园经济盛行的六朝,却反而 成熟于城市生活相当发达的宋代的缘故。”( 李泽厚《美的 历程》) 宋代的山水画重视技巧,所谓“宋画尚工”是也, 要表现出自然山水的真实美。但因文人寄托情怀的呈现, 也开启了由客观入于主观、由客观表现自然而到表现自 我的风气,为“尚意”的元画提点出新的发展空间,由注 重物形到崇尚“逸气”。

宋元以降文人画盛行,画成为文人聊以自娱、“写胸 中逸气”、“适一时之兴趣”的表达方式,推崇“平淡 天真”的“逸品”或“逸格”。它不像诗文那样受到社会政治的种种限制,因此表达更加自由,内容也更开放。 如清代诗人叶燮在《赤霞楼诗集序》中所言:“吾尝谓 凡艺之类多端,而能尽天地万事万物之情状者,莫如画。 彼其山水云霞,林木鸟兽,城郭宫室,以及人士男女, 老少妍媸,器具服玩,甚至状貌之忧离欢乐,凡遇于目, 感于心,传之于手而为象,惟画则然,大可笼万有,小 可析毫末,而为有形者所不能遁”,绘画可尽天地万事 万物之情状,将所见所感通过笔端传达,以“云霞荡胸襟, 花竹怡情性”(方薰《山静居画论》),通过体山水之性情, 来写胸中之丘壑。《珊瑚网名画题跋》引明人杜琼语曰:“绘画之事,胸中造化,吐露于笔端,恍惚变幻,象其 物宜,足以启人之高致,发人之浩气。”这种由体物到 写心的变化,由重物形到尚逸气,是文人力图摆脱束缚, 寻得心灵家园的表现。

人生贵适意,是中国文人向来的追求。晋人张翰只因 秋风起时思念家乡的鲈鱼莼菜羹,便放弃洛阳的官职, 作歌返乡。而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更是强烈表达出“委 心任去留”,不“以心为形役”的人生理念,和脱离樊笼、 回归丘山的渴望。山水为文人提供了放情林壑、远离世俗的空间,而山水画则为文人的心灵提供了这样一方乐土,或者 说寄托,北宋以“胸有成竹”闻名的画家文同曾言:“吾乃者学 道未至,意有所不适而无所遣之,故一发于墨竹。”(《苏东坡集·跋 文与可墨竹》)发于墨竹,发于山水,意相通也,尤其是崇尚“逸 品”的文人画,既是这一生活态度的体现,也是它造出的成就。
 

山水画中的意与逸

二、由意而逸

中国艺术精神中流转飞动之美,在陶器的纹饰中就已存在, 以线的飘动,反映着天地的大气流衍与自然的活泼生命。陶纹中 所潜藏的先民生命意识,后来被哲人们阐发总结为“气”的哲学, 《老子》第四十二章最早出现这个概念:“万物负阴而抱阳,冲 气以为和。”《管子·枢言》:“有气则生,无气则死,生则以 其气”,以“气”为生命的本源;《庄子·知北游》之“通天下 一气耳”,则谓万物皆不在气之外。这种以“气” 为中心的宇 宙生成论反映出追求与自然、生命和谐的观念,反映在人物品评、 文学评论中被进一步具体细化、分类,浩然正气是对人品的要求, 胸中逸气则是文人士子对个人品位的追求,是高雅恬淡的表现; 体现在山水画上,“气者,心随笔运,取向不惑”( 荆浩《笔法记》)。 由“意”而“逸”,根据心所至而创作,追求不同于匠气、俗气 的“逸气”,以高远超拔、独立脱俗之气,完成审美的自由创造。 因而“逸品”得到推崇,“逸”是宋元以降最主流的审美思潮。

就美学内涵来说,“逸”包含了两方面:一是画家主题心境 的超逸,既包含了老庄的放达,也意味着儒家的隐逸,即逃遁于 世俗的社会功利之外,通过高蹈远引、离世绝俗而向自然或第二 自然的“道”回归。元四家拟迹巢由,纵情林壑,与琴酒俱适, 纵烟霞独往,正是超功利的高逸心境的体现。二是画作的用笔、 用墨、用色、造型、布局等的超逸;在创作主体的精神状态上是 自然率性,顺应偶然兴起的创作欲望和创作冲动。所谓“格外不 拘常法”,“拙规矩于方圆,鄙精研于彩绘。笔简而形具,得之 自然,莫可楷模,出于意表”(黄休复《益州名画录》),追求 笔简而神传的效果;如倪瓒把“逸气”作为主要绘画理论思想,

“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这一点与诗论中的“吟咏性情”、“冲 淡萧疏”相通,一定程度上也是时代政治的反映,是无可奈何遁 世心理在艺术上的折射,尤其是在元代那种无君可忠,无国可爱, 无途可仕的情况下。

但文人画的发展至明代中叶,无论主体的心境还是图式的表 现,都已呈现出顶峰之后的混乱、式微态势。继浙派后崛起的吴 门画派,作为当时文人画的中兴和中坚,从阵容组织到创作实践, 比起宋元的正宗文人画,都明显地出现了异化的倾向。受商品经 济的影响,明代文人的立身处世原则由宋元文人的高逸化心境一 变而为世俗化心境,染上了浓郁的物质功利色彩,抱着“书画诗 文总不工,偶然生计寓其中”心理的文人越来越多,从“墨戏” 沦为治生的手段,文人画的发展面临着很大挑战,这种变化成为 促使董其昌提出南北宗论的文化契机。而崇南抑北的倾向,也正 是大力推崇逸品、逸格,反对匠气的结果。

董其昌根据“摩诘所谓‘云峰石迹,迥出天机。笔意纵横, 参乎造化’者”的说法,把王维视为南宗画的始祖。他在《松冈 远岫图》自题:“右丞田园乐,有萋萋春草秋绿,落落 长松夏寒。余采其意为此图赠士抑兄,亦闻士抑有高卧 不出、超然尘外之意,不愧右丞此语耳。”《画禅室随笔》 中多次提及的“天真烂漫是我师”的自然创造,推崇的 正是这种“超然尘外”的逸趣。

“逸”是纵情山水、贵适意的人生态度在画风上的体 现,贯通着一脉相承的文人意识。从吴道子的疏体山水、 王维的雪里芭蕉、王洽的泼墨山水,到宋元成熟的文人画, “逸”的精神贯穿了古代文人画的发展历程,是文人画 及画论的神髓。而“逸品”代表了一种文化的诉求和主张, 与神、妙、能一起构成评画的标准体系。

三、扁舟一叶归何处?

说到“逸”,就不得不提一下“独往”。“独往”的 概念在《庄子》中是:“独往而独来 , 是为独有之人 , 独 有之人是为至贵”,《列子·力命》中的说法是:“独 往独来,独出独入,孰能碍之?”追求的是精神上独游 于天地之间,不受外物阻碍的精神快乐,是生活中的贵 适意,也是游山乐水中的自在放任。在山水诗中体现为“唯 有幽人独往来”的不落言诠的清空意境;而山水画的“逸 境”也可以说是独往精神的另一种延伸和体现。

如果用一个具体的物象来注释“逸”与“独往”,最 好的莫过于“舟”,常用的说法是“孤舟”,或者“虚舟”。
 

山水画中的意与逸

虚舟,既有触物不忤之意,也暗含着任化委运、心无 所系的心态;不系舟,是独往无挂碍的状态。与驿站相 联系,更是人生如过客的象征。而孤舟,既喻漂泊,又喻止泊,恰是钱锺书所论“喻之二柄”(《管锥编》)。 在“冲融而飘飘缈缈”( 郭熙《林泉高致》)的平远山水中, 一叶扁舟飘荡其中,由有限的存在导向若隐若现的无限 存在,在无限的存在之中静观天地万物,体会宇宙时空 的绵缈,领悟人生的意义,达成人的心灵最充分的解放 与最自由的安顿,在山水中沐浴洗涤心灵,找到真正的 精神家园。

所以说孤舟,既是心灵解脱自由的象征,在无穷无尽 的山水中获得一种大自由、大自在;也是寻求停泊之所 的渴望,在茫茫世界中,为疲惫的心灵寻一方安憩的乐土。 它既是一种寻求和洒脱,也是一种家园的失落。正因为 如此,文人山水画中有着大量以孤舟漂泊为主或辅的作 品,从历代的题跋中就可窥一斑:

  苏轼《书李世南所画秋景》: 

野水参差落涨痕,疏林欹倒出霜根。扁舟一棹归何处?家 在江南黄叶村。

  尤袤《题米元晖潇湘图》: 

淡淡晓山横雾,茫茫远水平沙。安得绿蓑青笠,往来泛宅 浮家。

题荆浩《匡庐图》

翠微深处墨轩楹,绝磴悬崖瀑分明。借我扁舟荡空碧,一壶春酒看云生。

归何处?故园虽在,心无所依,荡扁舟于湖海,寄余 情于笔墨,在山水间或笔墨中体会独往独来的自由与寂 寞,挣得一身明月,两袖清风,遍体逸气。

 

山水画中的意与逸

如何可得真自由?

浩荡清淮天共流,长风万里送归舟。应愁晚泊卑喧地,吹 入沧溟始自由。

               ——苏舜钦《和淮上遇便风》 

由贵适意独往,到崇尚“逸”、 “逸格”、“逸品”, 是一个贯通的过程,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体现。中 国传统文人始终在世俗与尘外之间徘徊,一方面向往着 世外,渴望摆脱束缚,却又拒绝不了世俗的诱惑,于是 自我标举逸格以示清高,希图借山水笔墨寻到安歇心灵 之所,“逸品”也就渐渐升级成为最受推崇的画品。但 山水画中对“逸”越来越热切的追求,从另一个角度说, 何尝不是“逸”渐渐失落的表现? 

上一篇:李思训父子
下一篇:当代艺术不应是图像,而是一个情景
友情链接

中华榜书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4 电话:0311-86676562

法律顾问:河北高志廷律师事务所 e-mail:bangshuchina@126.com 中华榜书网

备案号:冀ICP备15004056号-2  公安备案冀公网安备13010202003569  技术支持:飞数科技

友情链接

联系人:李老师

电话:0311-86676562

e-mail:bangshuchina@126.com

地址:中国河北省石家庄市建设北大街223号

中浩第一商务北楼22层

邮编:050000

中华榜书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4

电话:0311-86676562

法律顾问:河北高志廷律师事务所

e-mail:bangshuchina@126.com 中华榜书网

备案号:冀ICP备15004056号-2

公安备案冀公网安备13010202003569

技术支持:飞数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