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页 >新闻中心 > 相关展示 |
|
|
|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新闻中心 > 相关展示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玉屏箫笛:一箫一笛琴瑟和鸣 |
2020-03-30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玉屏箫笛。 杨云 摄 在“刘昆山箫笛社”,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贵州玉屏箫笛制作工艺代表性传承人刘泽松指着店里高挂在墙上的相框告诉客商,这套箫笛的制作师是自己的朋友: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贵州玉屏箫笛制作工艺代表性传承人姚茂顺。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玉屏箫笛研究机构。 杨云 摄 刘泽松所指的萧笛是中国箫笛演奏家、中国音乐学院国乐系教授张维良是2015年在英国首相府庆祝中国新年赠与英国朋友的礼物。 “姚茂顺制作的这套箫笛珍品,选用五年以上、千里挑一的紫竹作为竹材,箫选用九节竹,这在以前非贵为‘九五至尊’的皇室不能使用。微雕工艺,选用象征崇高吉祥的龙凤图案精琢细刻,箫为‘九凤朝阳’,笛为‘九龙戏珠’。此外,还将吟笛咏箫的唐诗选刻在了箫笛上。一箫一笛,充满众多中国元素,中国传统工艺、传统器乐、传统文化,融为一体。”说起这些,刘泽松自己也非常骄傲。 “姚茂顺生于1976年,15岁开始跟随爷爷姚本林学习箫笛制作,姚本林是玉屏的知名箫笛艺人。”言语间,流露一位国家级玉屏箫笛制作大师对另一位大师的尊敬。 刘泽松是“刘昆山箫笛社”第四代传人及社长。10岁开始跟随父亲刘文忠学习吹奏箫笛,15岁进入玉屏县箫笛厂参加工作,从此正式踏入箫笛制作行业。 2007年5月,刘泽松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玉屏箫笛制作技艺传承人,成为推广宣传玉屏箫笛的“名片人物”。 其实,在许多玉屏人眼里,刘泽松和姚茂顺,犹如玉屏箫笛一般,一箫一笛琴瑟和鸣,是玉屏骄傲。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贵州玉屏箫笛制作工艺代表性传承人刘泽松。 杨云 摄 玉屏箫笛为传统“贵州三宝”之一,是中国著名的传统竹管乐器,以音色清越、雕刻精致而著称。 “制作箫笛要经过70多道工序,关键步骤有选材、烘烤、校直、打孔、上漆、雕刻等。”刘泽松给记者介绍说,“做箫笛最难的是打孔,要计算音孔距离的比例,这关系到箫笛的音准、音色、音质,还要具备相当水平的箫笛演奏和音乐鉴赏能力。音不准,什么都是废的。” 刘泽松认为,对于初学者难的是雕刻,须具有一定的书法和绘画功底,非多年勤学苦练难以有所成就。刘泽松小时跟爷爷和父亲学艺主要是磨练雕刻手艺。 在箫笛厂工作期间,刘泽松曾担任技术小组组长,赴北京、上海、苏州等地学习,并得到制箫笛名师的指导,“那一段,我对箫笛制作音准、音色、音质的把握有了质的飞跃。”姚茂顺说。 几十年来,刘泽松在传统产品的基础上,推出了尺八箫笛、竹根箫笛、初学者箫笛、专业演奏箫笛等产品,广受欢迎。 “传承老手艺的文化和记忆,创新新时代的内涵和技艺。”刘泽松弟子开办的箫笛厂就引进雕刻机进行箫笛的规模化生产,刘泽松认为这与传统制作技艺并不冲突。 记者走访了解,在玉屏新成立的不少箫笛制作企业,现代机器的使用已非常普遍,雕刻机、钻孔机等设备,都是数控。刘泽松的徒弟们说,“既好又多、保质有量”这也是师傅希望我们突破的“瓶颈”。 在玉屏,老一辈箫笛制作师,要么善于调音,要么擅长雕刻,刘泽松、姚茂顺,两方面都达到了一个理想的平衡。 经历了400多年发展的玉屏箫、笛,是传统的手工艺品经典的代表,备受国际友人青睐,产品远销欧、美发达国家,更是受到东南亚地区华人华侨的喜爱,2006年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动了箫笛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完) |
上一篇:2018新春京剧名家演唱会将在石家庄举行 |
下一篇:来听毕飞宇给你上小说课:短篇小说要这样写才精彩 |
|
中华榜书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4 电话:0311-86676562 法律顾问:河北高志廷律师事务所 e-mail:bangshuchina@126.com 中华榜书网 备案号:冀ICP备15004056号-2 冀公网安备13010202003569 技术支持:飞数科技 |
|
联系人:李老师 电话:0311-86676562 e-mail:bangshuchina@126.com 地址:中国河北省石家庄市建设北大街223号 中浩第一商务北楼22层 邮编:050000 |
中华榜书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4 电话:0311-86676562 法律顾问:河北高志廷律师事务所 e-mail:bangshuchina@126.com 中华榜书网 备案号:冀ICP备15004056号-2 技术支持:飞数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