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榜书介绍 新闻中心 名家介绍 精品长廊 各地名家 大赛作品展 创作园地 联系我们
主页 >新闻中心 > 相关展示
新闻中心
每日更新 >
相关展示 >
书画动态 >
公告公示 >
热点新闻 更多>>
丈二巨幅榜书“中国... 2020-03-30
雨石:书法是修身之... 2020-03-30
书法收藏不能不知的... 2020-03-30
企业家江阴办书法展... 2020-03-30
桂林百名老年书画家... 2020-03-30
“中国梦·... 2020-03-30
“中国梦 燕赵情——... 2020-03-30
红色主题书法展 2020-03-30
“我的书法梦—于恩... 2020-03-30
“中国梦·... 2020-03-30

苍秀简迹《六君子图》

2020-03-30
  元代的山水画在整个中国绘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元代美术的重要成就是文人美术的崛起与昌盛。汉族文人在元代统治下大多受冷遇,又不与朝廷合 流,他们只能寄情于诗书文画或以书画自命清高,因此他们把精力投入到美术创作中,以作品来寄托精神,表现出遁世、高逸的情调。在创作中他们重视主观意趣与 自然景物的结合,并力求在笔墨风格上寻找最佳的结合点。“元四家”是这一时期的主流画派,倪瓒是四家中个性独特鲜明的一位。

   倪瓒,字元镇,号云林,无锡人。“元四家”之一,出生于富贵地主之家,早期过着优越生活,后时局动荡,他变卖家产,往来于太湖一带,过着隐士生活。倪瓒 曾入全真教,书品、诗品、画品甚至人品都称得上“清高”,人称“倪高士”。倪瓒的山水,在四家中也是别具一格的。一般都是瘦瘦的树,平平的坡,渺渺的水, 绝少画高山险峻,用笔以侧峰松秀取胜,得苍秀简迹之趣,在位置经营上大多是近景画茅亭竹树,顶端远山平坡,中间一大片空白的浩淼湖水。其中《六君子图》就 是其典型代表作之一。

  苍秀简迹《六君子图》

倪瓒《六君子图》 图纵61.9厘米,横33.3厘米,纸本,墨笔,现藏上海博物馆。

   《六君子图》写江南秋色, 坡陀上有松、柏、樟、楠、槐、榆六种树木, 疏密掩映, 姿势挺拔。图的上部有远山地抹。全图气象萧疏, 近乎荒凉, 用笔简洁疏放。此图后有黄公望题诗云:“远望云山隔秋水, 近有古木拥披陀, 居然相对六君子, 正直特立无偏颇。”倪瓒生活于元代后期,其时文人绘画的创作理念和纸本山水画的“干笔皴擦”笔墨技法已经完善,而《六君子图》可谓经典之作。

   其构图依然是典型的倪画“三段式”:一水间隔两岸,近岸土坡陂陀,挺立着六株古木,据辨析是:松、柏、樟、楠、槐、榆树,背后河水茫茫,遥远的天边是起 伏的山峰,意境清远萧疏。其时倪瓒的笔墨风格也趋成熟:勾、皴用笔燥而灵动,山石以其特色的折带皴勾、皴,而土坡则兼用披麻皴乃至解索皴,使土和石的形态 及质感更为分明;树分别以2株和4株聚合,枝干挺拔,彰显“正直特立”,而树叶则2株以线勾,4株为点叶,或横点,或直点,或介字点,前浓后淡,错落有 致。以干笔在树身和坡石的结构折转处及暗部略施擦笔,然后以淡墨破染,浓墨点苔,达到结构扎实,层次分明的效果。

  《六君子图》,该藏品 上有倪瓒自题:“卢山甫每见辄求作画,至正五年四月八日,泊舟弓河之上,而山甫篝灯出此纸,苦征余画,时已惫甚,只得勉以应之。大痴(黄公望)老师见之必 大笑也。倪瓒。”知倪瓒此时四十五岁,而黄公望长他三十二岁,其时已是七七岁老者。黄公望曾以十年时间为倪瓒画《江山胜览图》浅绛山水卷,长二丈五尺多, 倪瓒推崇他,尊称“老师”,可知两人相交之深。后黄公望果见此图,并欣然题诗图上:“远望云山隔秋水,近看古木拥坡陁。居然相对六君子,正直特立无偏颇。 大痴赞云林画。”此图之名“六君子”,应该就是从这首诗中来。

  倪瓒以树喻君子,表达了作者对君子“正直特立”高风的崇尚。这正是宋元以 来文人绘画借物寓志的一大特色。倪瓒好画墨竹,有人指责他画的竹似麻,似芦,他自解:“余之竹聊写胸中逸气耳,岂复较其似与非?”在《答张藻仲书》中更是 明确地阐述:“仆之所谓画者,不过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耳。”这无异宣告了文人绘画的宗旨:一方面,文人将诗情画意融入画中,使绘画不再是现实的 简单再现,而是寄托了人们希望的理想世界;而另一方面,文人又将绘画划定为仅供个人娱乐的笔墨游戏。以枯而见润的简练笔墨,营造了湖光山色荒凉空寂的意 境:近则秋树稀疏萧瑟,远则山峦绵延横亘,其水面空阔冷清,画上有多人题诗。

  倪瓒题款

  【倪瓒自题原文】

  庐山甫每见辄求作画。至正五年四月八日,泊舟弓河之上,而山甫篝灯出此纸苦征画。时已惫甚,只得勉以应之。大痴老师见之必大笑也。

  【参考译文】

  庐山甫每次一见到我,就请我为他作画。至正五年的四月八日,我正在弓河之上行船,庐山甫竟然打着灯笼,拿出这张纸,向我苦苦求画。当时我已经很犯困,只得勉强答应了他。大痴老师看到这幅画,一定会大笑的。

  【简析】

  细品倪瓒题款,觉趣味盎然。

   倪瓒说庐山甫“每见辄求作画”,还“篝灯出此纸苦征”,似抱怨庐山甫这家伙死皮赖脸,实老友间的戏谑。同时,我们可以想见,倪瓒平日里定是如闲云野鹤, 似不系之舟,故即便朋友也难以捕捉其行踪;我们也可以感知,倪迂作画,通常“聊以自娱”而已,绝少应承他人之请。我们应该感谢庐山甫“篝灯苦征”的涎皮, 否则,哪有《六君子图》传世?

  从后两句可推想,当时在交谈中,庐山甫或许提到了会把这幅画拿给黄公望看。这印证了黄公望、倪瓒两人相交甚深,有师生之谊的画史佳话。黄公望长倪瓒32岁。据说黄公望曾用10年时间为倪瓒画《江山胜览图》浅绛山水卷,长2丈5尺,故倪瓒推崇之至,尊以为师。

  倪瓒说“大痴老师见之必大笑”,是谦逊语——大痴老师所笑者,是我瞌睡时表现出的拙劣画技;但也是戏谑语——大痴老师所笑者,是我的窘态,我正困倦欲睡时,被人强拉起来,伸着懒腰,打着呵欠,勉强作画,实在很窘。无论谦逊还是戏谑,都折射出浓厚的师生之谊。

  【黄公望题诗原文】

  远望云山隔秋水,近看古木拥坡陁。

  居然相对六君子,正直特立无偏颇。

  ——大痴赞云林画。

  【简析】

  黄公望的这首题诗,与倪瓒的自题形成呼应,有力地证明了一段画史佳话:黄公望、倪瓒两人相交甚深,有师生之谊。

   自然,看到此画,大痴非但没有“大笑”,反而是“赞”。赞此画构思合度——近远互衬,宾主得宜,云山、秋水、古木相映。更赞此画借树喻人,手法高妙,意 趣高远——这六株在碧水寒江边、在秋意萧索中而能安然自得、正直特立的嘉树,是元代正人君子们精神品格的写照,彰显着正直、高洁、傲岸、坚忍的人格力量。

  “居然相对六君子”一句最值玩味。倪迂画作,嘉树常是主角。这些树,虽萧疏,但矍铄;虽近乎干枯,但仍不失润泽;虽形销骨立,但韧性十足——确乎能安然自适。这些树,虽不成林,但绝不孤单。六树相对,犹如六位志趣相投的君子,相互勉励,聚合出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

  大痴此诗,本是对倪瓒此画的解读,但它引领了人们对此画的深入理解,它使此画获 “六君子图”之名,它促成了《六君子图》的千古流芳。所以说它是对此画的进一步创作,亦未尝不可。董其昌称此画是倪迂与大痴的“俱所创建”,良有以也。

  董其昌题跋

  【董其昌题跋原文】

  云林画虽寂寥小景,自有烟霞之色,非画家者流纵横俗状也。此幅有子久诗,又倪迂称子久为师,俱所创建,真可宝也。壬寅重九后二日观。

  【参考译文】

  倪云林的画作,即使是寂寥小景,也自然而然地有神仙风姿,不同于一般画匠们的作品中要么纵要么横的俗气样子。这幅画,有黄子久的题诗,倪迂又在题款中称黄子久为师,可看作黄倪二人一同创作的,真是件宝物啊。壬寅年重阳后二日观赏。董其昌。

  【简析】

   因董其昌是绘画鉴赏和绘画史研究方面的超级大师,这段文字常被引用。但当今有些人在引用本段话时犯低级错误。如,不识繁体字,将“雲林”当“雪林”,生 生把倪瓒的字给改了;句读错误,将定语“寂寥”与其中心词“小景”断开,成了“云林画虽寂寥,小景自有烟霞之色”,语义结构被破坏,句意不通。当然,之所 以出现句读错误,也与文言基础知识太差,不懂“虽”在文言中常表让步有关。

  “云林画虽寂寥小景,自有烟霞之色”之说极富见地。倪迂画 作,确多寂寥小景,如《六君子图》、《秋亭嘉树图》、《幽涧寒松图》、《容膝斋图》、《琪树秋风图》等,莫不是绘古木数株,树干清瘦,枝叶萧疏,显出鲜明 的萧瑟寂寥的特征。但这些古木,又都能居然而立,仙风道骨,不赖人间水土,自有自得之容、逸放之姿,千万年来静穆挺立于天地间。它们是倪瓒所追求的理想人 格的写照。

上一篇:倪瓒作品简析
下一篇:钱选折枝花卉作品的代表作《梨花图卷》
每日更新 >
111
相关展示 >
111
书画动态 >
111
公告公示 >
111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新闻中心 > 相关展示

苍秀简迹《六君子图》

2020-03-30
  元代的山水画在整个中国绘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元代美术的重要成就是文人美术的崛起与昌盛。汉族文人在元代统治下大多受冷遇,又不与朝廷合 流,他们只能寄情于诗书文画或以书画自命清高,因此他们把精力投入到美术创作中,以作品来寄托精神,表现出遁世、高逸的情调。在创作中他们重视主观意趣与 自然景物的结合,并力求在笔墨风格上寻找最佳的结合点。“元四家”是这一时期的主流画派,倪瓒是四家中个性独特鲜明的一位。

   倪瓒,字元镇,号云林,无锡人。“元四家”之一,出生于富贵地主之家,早期过着优越生活,后时局动荡,他变卖家产,往来于太湖一带,过着隐士生活。倪瓒 曾入全真教,书品、诗品、画品甚至人品都称得上“清高”,人称“倪高士”。倪瓒的山水,在四家中也是别具一格的。一般都是瘦瘦的树,平平的坡,渺渺的水, 绝少画高山险峻,用笔以侧峰松秀取胜,得苍秀简迹之趣,在位置经营上大多是近景画茅亭竹树,顶端远山平坡,中间一大片空白的浩淼湖水。其中《六君子图》就 是其典型代表作之一。

  苍秀简迹《六君子图》

倪瓒《六君子图》 图纵61.9厘米,横33.3厘米,纸本,墨笔,现藏上海博物馆。

   《六君子图》写江南秋色, 坡陀上有松、柏、樟、楠、槐、榆六种树木, 疏密掩映, 姿势挺拔。图的上部有远山地抹。全图气象萧疏, 近乎荒凉, 用笔简洁疏放。此图后有黄公望题诗云:“远望云山隔秋水, 近有古木拥披陀, 居然相对六君子, 正直特立无偏颇。”倪瓒生活于元代后期,其时文人绘画的创作理念和纸本山水画的“干笔皴擦”笔墨技法已经完善,而《六君子图》可谓经典之作。

   其构图依然是典型的倪画“三段式”:一水间隔两岸,近岸土坡陂陀,挺立着六株古木,据辨析是:松、柏、樟、楠、槐、榆树,背后河水茫茫,遥远的天边是起 伏的山峰,意境清远萧疏。其时倪瓒的笔墨风格也趋成熟:勾、皴用笔燥而灵动,山石以其特色的折带皴勾、皴,而土坡则兼用披麻皴乃至解索皴,使土和石的形态 及质感更为分明;树分别以2株和4株聚合,枝干挺拔,彰显“正直特立”,而树叶则2株以线勾,4株为点叶,或横点,或直点,或介字点,前浓后淡,错落有 致。以干笔在树身和坡石的结构折转处及暗部略施擦笔,然后以淡墨破染,浓墨点苔,达到结构扎实,层次分明的效果。

  《六君子图》,该藏品 上有倪瓒自题:“卢山甫每见辄求作画,至正五年四月八日,泊舟弓河之上,而山甫篝灯出此纸,苦征余画,时已惫甚,只得勉以应之。大痴(黄公望)老师见之必 大笑也。倪瓒。”知倪瓒此时四十五岁,而黄公望长他三十二岁,其时已是七七岁老者。黄公望曾以十年时间为倪瓒画《江山胜览图》浅绛山水卷,长二丈五尺多, 倪瓒推崇他,尊称“老师”,可知两人相交之深。后黄公望果见此图,并欣然题诗图上:“远望云山隔秋水,近看古木拥坡陁。居然相对六君子,正直特立无偏颇。 大痴赞云林画。”此图之名“六君子”,应该就是从这首诗中来。

  倪瓒以树喻君子,表达了作者对君子“正直特立”高风的崇尚。这正是宋元以 来文人绘画借物寓志的一大特色。倪瓒好画墨竹,有人指责他画的竹似麻,似芦,他自解:“余之竹聊写胸中逸气耳,岂复较其似与非?”在《答张藻仲书》中更是 明确地阐述:“仆之所谓画者,不过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耳。”这无异宣告了文人绘画的宗旨:一方面,文人将诗情画意融入画中,使绘画不再是现实的 简单再现,而是寄托了人们希望的理想世界;而另一方面,文人又将绘画划定为仅供个人娱乐的笔墨游戏。以枯而见润的简练笔墨,营造了湖光山色荒凉空寂的意 境:近则秋树稀疏萧瑟,远则山峦绵延横亘,其水面空阔冷清,画上有多人题诗。

  倪瓒题款

  【倪瓒自题原文】

  庐山甫每见辄求作画。至正五年四月八日,泊舟弓河之上,而山甫篝灯出此纸苦征画。时已惫甚,只得勉以应之。大痴老师见之必大笑也。

  【参考译文】

  庐山甫每次一见到我,就请我为他作画。至正五年的四月八日,我正在弓河之上行船,庐山甫竟然打着灯笼,拿出这张纸,向我苦苦求画。当时我已经很犯困,只得勉强答应了他。大痴老师看到这幅画,一定会大笑的。

  【简析】

  细品倪瓒题款,觉趣味盎然。

   倪瓒说庐山甫“每见辄求作画”,还“篝灯出此纸苦征”,似抱怨庐山甫这家伙死皮赖脸,实老友间的戏谑。同时,我们可以想见,倪瓒平日里定是如闲云野鹤, 似不系之舟,故即便朋友也难以捕捉其行踪;我们也可以感知,倪迂作画,通常“聊以自娱”而已,绝少应承他人之请。我们应该感谢庐山甫“篝灯苦征”的涎皮, 否则,哪有《六君子图》传世?

  从后两句可推想,当时在交谈中,庐山甫或许提到了会把这幅画拿给黄公望看。这印证了黄公望、倪瓒两人相交甚深,有师生之谊的画史佳话。黄公望长倪瓒32岁。据说黄公望曾用10年时间为倪瓒画《江山胜览图》浅绛山水卷,长2丈5尺,故倪瓒推崇之至,尊以为师。

  倪瓒说“大痴老师见之必大笑”,是谦逊语——大痴老师所笑者,是我瞌睡时表现出的拙劣画技;但也是戏谑语——大痴老师所笑者,是我的窘态,我正困倦欲睡时,被人强拉起来,伸着懒腰,打着呵欠,勉强作画,实在很窘。无论谦逊还是戏谑,都折射出浓厚的师生之谊。

  【黄公望题诗原文】

  远望云山隔秋水,近看古木拥坡陁。

  居然相对六君子,正直特立无偏颇。

  ——大痴赞云林画。

  【简析】

  黄公望的这首题诗,与倪瓒的自题形成呼应,有力地证明了一段画史佳话:黄公望、倪瓒两人相交甚深,有师生之谊。

   自然,看到此画,大痴非但没有“大笑”,反而是“赞”。赞此画构思合度——近远互衬,宾主得宜,云山、秋水、古木相映。更赞此画借树喻人,手法高妙,意 趣高远——这六株在碧水寒江边、在秋意萧索中而能安然自得、正直特立的嘉树,是元代正人君子们精神品格的写照,彰显着正直、高洁、傲岸、坚忍的人格力量。

  “居然相对六君子”一句最值玩味。倪迂画作,嘉树常是主角。这些树,虽萧疏,但矍铄;虽近乎干枯,但仍不失润泽;虽形销骨立,但韧性十足——确乎能安然自适。这些树,虽不成林,但绝不孤单。六树相对,犹如六位志趣相投的君子,相互勉励,聚合出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

  大痴此诗,本是对倪瓒此画的解读,但它引领了人们对此画的深入理解,它使此画获 “六君子图”之名,它促成了《六君子图》的千古流芳。所以说它是对此画的进一步创作,亦未尝不可。董其昌称此画是倪迂与大痴的“俱所创建”,良有以也。

  董其昌题跋

  【董其昌题跋原文】

  云林画虽寂寥小景,自有烟霞之色,非画家者流纵横俗状也。此幅有子久诗,又倪迂称子久为师,俱所创建,真可宝也。壬寅重九后二日观。

  【参考译文】

  倪云林的画作,即使是寂寥小景,也自然而然地有神仙风姿,不同于一般画匠们的作品中要么纵要么横的俗气样子。这幅画,有黄子久的题诗,倪迂又在题款中称黄子久为师,可看作黄倪二人一同创作的,真是件宝物啊。壬寅年重阳后二日观赏。董其昌。

  【简析】

   因董其昌是绘画鉴赏和绘画史研究方面的超级大师,这段文字常被引用。但当今有些人在引用本段话时犯低级错误。如,不识繁体字,将“雲林”当“雪林”,生 生把倪瓒的字给改了;句读错误,将定语“寂寥”与其中心词“小景”断开,成了“云林画虽寂寥,小景自有烟霞之色”,语义结构被破坏,句意不通。当然,之所 以出现句读错误,也与文言基础知识太差,不懂“虽”在文言中常表让步有关。

  “云林画虽寂寥小景,自有烟霞之色”之说极富见地。倪迂画 作,确多寂寥小景,如《六君子图》、《秋亭嘉树图》、《幽涧寒松图》、《容膝斋图》、《琪树秋风图》等,莫不是绘古木数株,树干清瘦,枝叶萧疏,显出鲜明 的萧瑟寂寥的特征。但这些古木,又都能居然而立,仙风道骨,不赖人间水土,自有自得之容、逸放之姿,千万年来静穆挺立于天地间。它们是倪瓒所追求的理想人 格的写照。

上一篇:倪瓒作品简析
下一篇:钱选折枝花卉作品的代表作《梨花图卷》
友情链接

中华榜书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4 电话:0311-86676562

法律顾问:河北高志廷律师事务所 e-mail:bangshuchina@126.com 中华榜书网

备案号:冀ICP备15004056号-2  公安备案冀公网安备13010202003569  技术支持:飞数科技

友情链接

联系人:李老师

电话:0311-86676562

e-mail:bangshuchina@126.com

地址:中国河北省石家庄市建设北大街223号

中浩第一商务北楼22层

邮编:050000

中华榜书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4

电话:0311-86676562

法律顾问:河北高志廷律师事务所

e-mail:bangshuchina@126.com 中华榜书网

备案号:冀ICP备15004056号-2

公安备案冀公网安备13010202003569

技术支持:飞数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