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榜书介绍 新闻中心 名家介绍 精品长廊 各地名家 大赛作品展 创作园地 联系我们
主页 >新闻中心 > 书画动态
新闻中心
每日更新 >
相关展示 >
书画动态 >
公告公示 >
热点新闻 更多>>
丈二巨幅榜书“中国... 2020-03-30
雨石:书法是修身之... 2020-03-30
书法收藏不能不知的... 2020-03-30
企业家江阴办书法展... 2020-03-30
桂林百名老年书画家... 2020-03-30
“中国梦·... 2020-03-30
“中国梦 燕赵情——... 2020-03-30
红色主题书法展 2020-03-30
“我的书法梦—于恩... 2020-03-30
“中国梦·... 2020-03-30

儿童的幼稚创作里有他期待被理解的小小世

2020-03-30
       
  当下及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人们提到艺术教育,总会有一些误解,或者认为只有学习不好的孩子,才去学艺术,抑或认为学艺术就是为了升学、加分。甚至在艺术教育领域,也存在重技巧、轻育人,重结果、轻过程等问题,使得近年来艺术教育呈现出“边缘化、极端功利化、同质化”的趋势。在向西方学习先进教育理念过程中,中国艺术教育也呈现对西方艺术教育断章取义的局面,陷入一种既与西方艺术教育没有太大联系,也和中国传统艺术没有太大关系的迷途。

  寻求破解之道,越来越多的人行动起来。

  不久前,由蕃茄田艺术主办的第二届国际创新儿童艺术教育研讨会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将主题确立为鉴往知艺,希望在对我国传统艺术教育源流的寻找中打开视野、促进交流融合。这是一群艺术教育理想者的思想盛会。我们看到,从教育人到社会各界大家都在积极为艺术教育回归育人本质鼓呼、践行。——编者

  近年来,我愈发感受到,推动当下儿童艺术教育发展亟待解决的是观念问题和资源整合的方法问题。比如,让儿童艺术教育与学校教育进行融合,可能需要那些教了几十年国文的老师换一种更开放的教法,把艺术审美融合进去。但实际他们很难做到,因为可能会遭到那些担心孩子升学受影响的家长、保守老师们的反对。

  令人惊喜的是,我们看到,现在跨领域的整合已经开始。在这次的论坛上,台湾剧团的老师进来了,国外搞建筑教育的老师进来了。他们用工作坊带动、启发国内一线的艺术教育工作者。老师们需要反刍的,不单单是工作坊的教学方法,还有研讨会的各个环节以及主办方蕃茄田艺术一直想要传达给他们的儿童艺术教育核心———对创造力的启发与建构。

  在过去参与艺术课堂教学、担任儿童艺术作品评审的过程中,我一直在思考,如何启发与建构孩子的创造力,帮助他们积累更多的创意能量。

  首先,老师应该扮演什么角色?以前都是老师教孩子画,孩子非常被动地模仿,这种方法容易导致孩子思维僵化。现在我们不这样做。作为2014第一届蕃茄田艺术全国创作奖的评审,我有机会看到老师们是用什么样的方式引导小朋友创作的。其实,在孩子原本的想象里就有很丰富的开掘空间。老师的作用就是协助他们完成并运用材料落实他们最初构建的蓝图。在这个过程中,儿童是主体,老师是协助者。

  其次,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眼光看待孩子们的创作?

  我喜欢举一个例子,一位妈妈有一个3年级的女儿。画画课上,孩子在一张纸几乎是一条对角线的两边,分别涂上黄色和蓝色的色块就交卷了。

  妈妈看后,脸一阵红,一阵白,生气地问女儿:“你这画的是什么?”

  孩子回答:“是海洋和沙滩。”

  “海洋和沙滩?海洋里不应该多画些鱼啊、虾啊,黄色里不应该再画些脚印、贝壳吗?”

  我赶紧和这个妈妈解释:“有没有一种可能:孩子是以大老鹰的视角,鸟瞰整个海洋和沙滩呢?”

  大人们习惯用平视的角度看世界——这是大人们的思维被制约了,却反过来责怪孩子。孩子独特的视角是不应该被抹杀的,而是应该保留和发扬的。

  最后,我们要为孩子提供怎样的创作环境,孩子的作品又该以怎样的方式被大家看见呢?

  第一,在更开放的环境中,让孩子学会创作、沟通、协作。通常的创作环境是小朋友被关在教室或书房里,一个人进行创作。我们看到的只是他最后呈现出来的作品,至于这条线为什么这么画,老师和评审通常不去了解。这样的创作环境不具备开放性。现在,在蕃茄田艺术的教学和他们的创作奖中,有一个突破,就是老师有机会和小朋友当面沟通,小朋友组建团队参与到创作活动中。在这一过程中,他们体会到了创作的乐趣,同时培养了合作沟通、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些能力对于孩子一生的发展至关重要。

  第二,让每个孩子的作品都成为独特的存在。在台湾朱铭美术馆,我们曾举办过儿童艺术创作大赛。活动办得很成功,评审也很专业。但在第三年时,有团队成员已经把辞呈揣在怀里了。他们对我说:“如果是办这样的事情,我在大都市也可以做,没有必要跑到偏乡(朱铭美术馆地处台湾金山乡,这里的村民不是农民就是渔民)来。”这些人对儿童艺术教育有更高的信念。于是,我开始反思这个大赛存在的意义。

  比赛是鼓励小朋友呢?还是让家长和老师得到虚荣感呢?最后我们决定还是要办,但办的是“儿童艺术创作”,不是比赛。这和蕃茄田艺术倡导的“没有第一,只有唯一”的理念如出一辙。

  鼓励哪些小朋友呢?都市接受良好教育的孩子,还是乡村的孩子?最后,我们锁定美术馆所在地,金山乡的小朋友。他们在乡村,他们最需要我们鼓励。我们把这些孩子的作品和馆长朱铭先生的作品放在一起展览。

  让孩子的作品进入专业的展览空间,让他们的创作有机会在专业场域被公众看到,这是现在我认同的孩子作品的展现方式。每一个人都是特别的,我不希望小朋友的画作是通过比赛被大家看到,不想它们被大人指指点点。

  总之,我希望大家能做亲近儿童、理解儿童的艺术教育。让艺术教育惠及更多孩子。这样我们就能够理解不同成长背景的小朋友,在创作中看到属于他们的那块土地的故事。

  (作者系台湾IMA文创办公室的执行长,蕃茄田艺术顾问)
上一篇:北京首家非遗主题博物馆开馆 将设DIY展区"活起来"
下一篇:从“以物为主”到“以人为尊”
每日更新 >
111
相关展示 >
111
书画动态 >
111
公告公示 >
111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新闻中心 > 书画动态

儿童的幼稚创作里有他期待被理解的小小世

2020-03-30
       
  当下及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人们提到艺术教育,总会有一些误解,或者认为只有学习不好的孩子,才去学艺术,抑或认为学艺术就是为了升学、加分。甚至在艺术教育领域,也存在重技巧、轻育人,重结果、轻过程等问题,使得近年来艺术教育呈现出“边缘化、极端功利化、同质化”的趋势。在向西方学习先进教育理念过程中,中国艺术教育也呈现对西方艺术教育断章取义的局面,陷入一种既与西方艺术教育没有太大联系,也和中国传统艺术没有太大关系的迷途。

  寻求破解之道,越来越多的人行动起来。

  不久前,由蕃茄田艺术主办的第二届国际创新儿童艺术教育研讨会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将主题确立为鉴往知艺,希望在对我国传统艺术教育源流的寻找中打开视野、促进交流融合。这是一群艺术教育理想者的思想盛会。我们看到,从教育人到社会各界大家都在积极为艺术教育回归育人本质鼓呼、践行。——编者

  近年来,我愈发感受到,推动当下儿童艺术教育发展亟待解决的是观念问题和资源整合的方法问题。比如,让儿童艺术教育与学校教育进行融合,可能需要那些教了几十年国文的老师换一种更开放的教法,把艺术审美融合进去。但实际他们很难做到,因为可能会遭到那些担心孩子升学受影响的家长、保守老师们的反对。

  令人惊喜的是,我们看到,现在跨领域的整合已经开始。在这次的论坛上,台湾剧团的老师进来了,国外搞建筑教育的老师进来了。他们用工作坊带动、启发国内一线的艺术教育工作者。老师们需要反刍的,不单单是工作坊的教学方法,还有研讨会的各个环节以及主办方蕃茄田艺术一直想要传达给他们的儿童艺术教育核心———对创造力的启发与建构。

  在过去参与艺术课堂教学、担任儿童艺术作品评审的过程中,我一直在思考,如何启发与建构孩子的创造力,帮助他们积累更多的创意能量。

  首先,老师应该扮演什么角色?以前都是老师教孩子画,孩子非常被动地模仿,这种方法容易导致孩子思维僵化。现在我们不这样做。作为2014第一届蕃茄田艺术全国创作奖的评审,我有机会看到老师们是用什么样的方式引导小朋友创作的。其实,在孩子原本的想象里就有很丰富的开掘空间。老师的作用就是协助他们完成并运用材料落实他们最初构建的蓝图。在这个过程中,儿童是主体,老师是协助者。

  其次,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眼光看待孩子们的创作?

  我喜欢举一个例子,一位妈妈有一个3年级的女儿。画画课上,孩子在一张纸几乎是一条对角线的两边,分别涂上黄色和蓝色的色块就交卷了。

  妈妈看后,脸一阵红,一阵白,生气地问女儿:“你这画的是什么?”

  孩子回答:“是海洋和沙滩。”

  “海洋和沙滩?海洋里不应该多画些鱼啊、虾啊,黄色里不应该再画些脚印、贝壳吗?”

  我赶紧和这个妈妈解释:“有没有一种可能:孩子是以大老鹰的视角,鸟瞰整个海洋和沙滩呢?”

  大人们习惯用平视的角度看世界——这是大人们的思维被制约了,却反过来责怪孩子。孩子独特的视角是不应该被抹杀的,而是应该保留和发扬的。

  最后,我们要为孩子提供怎样的创作环境,孩子的作品又该以怎样的方式被大家看见呢?

  第一,在更开放的环境中,让孩子学会创作、沟通、协作。通常的创作环境是小朋友被关在教室或书房里,一个人进行创作。我们看到的只是他最后呈现出来的作品,至于这条线为什么这么画,老师和评审通常不去了解。这样的创作环境不具备开放性。现在,在蕃茄田艺术的教学和他们的创作奖中,有一个突破,就是老师有机会和小朋友当面沟通,小朋友组建团队参与到创作活动中。在这一过程中,他们体会到了创作的乐趣,同时培养了合作沟通、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些能力对于孩子一生的发展至关重要。

  第二,让每个孩子的作品都成为独特的存在。在台湾朱铭美术馆,我们曾举办过儿童艺术创作大赛。活动办得很成功,评审也很专业。但在第三年时,有团队成员已经把辞呈揣在怀里了。他们对我说:“如果是办这样的事情,我在大都市也可以做,没有必要跑到偏乡(朱铭美术馆地处台湾金山乡,这里的村民不是农民就是渔民)来。”这些人对儿童艺术教育有更高的信念。于是,我开始反思这个大赛存在的意义。

  比赛是鼓励小朋友呢?还是让家长和老师得到虚荣感呢?最后我们决定还是要办,但办的是“儿童艺术创作”,不是比赛。这和蕃茄田艺术倡导的“没有第一,只有唯一”的理念如出一辙。

  鼓励哪些小朋友呢?都市接受良好教育的孩子,还是乡村的孩子?最后,我们锁定美术馆所在地,金山乡的小朋友。他们在乡村,他们最需要我们鼓励。我们把这些孩子的作品和馆长朱铭先生的作品放在一起展览。

  让孩子的作品进入专业的展览空间,让他们的创作有机会在专业场域被公众看到,这是现在我认同的孩子作品的展现方式。每一个人都是特别的,我不希望小朋友的画作是通过比赛被大家看到,不想它们被大人指指点点。

  总之,我希望大家能做亲近儿童、理解儿童的艺术教育。让艺术教育惠及更多孩子。这样我们就能够理解不同成长背景的小朋友,在创作中看到属于他们的那块土地的故事。

  (作者系台湾IMA文创办公室的执行长,蕃茄田艺术顾问)
上一篇:北京首家非遗主题博物馆开馆 将设DIY展区"活起来"
下一篇:从“以物为主”到“以人为尊”
友情链接

中华榜书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4 电话:0311-86676562

法律顾问:河北高志廷律师事务所 e-mail:bangshuchina@126.com 中华榜书网

备案号:冀ICP备15004056号-2  公安备案冀公网安备13010202003569  技术支持:飞数科技

友情链接

联系人:李老师

电话:0311-86676562

e-mail:bangshuchina@126.com

地址:中国河北省石家庄市建设北大街223号

中浩第一商务北楼22层

邮编:050000

中华榜书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4

电话:0311-86676562

法律顾问:河北高志廷律师事务所

e-mail:bangshuchina@126.com 中华榜书网

备案号:冀ICP备15004056号-2

公安备案冀公网安备13010202003569

技术支持:飞数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