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榜书介绍 新闻中心 名家介绍 精品长廊 各地名家 大赛作品展 创作园地 联系我们
主页 >新闻中心 > 相关展示
新闻中心
每日更新 >
相关展示 >
书画动态 >
公告公示 >
热点新闻 更多>>
丈二巨幅榜书“中国... 2020-03-30
雨石:书法是修身之... 2020-03-30
书法收藏不能不知的... 2020-03-30
企业家江阴办书法展... 2020-03-30
桂林百名老年书画家... 2020-03-30
“中国梦·... 2020-03-30
“中国梦 燕赵情——... 2020-03-30
红色主题书法展 2020-03-30
“我的书法梦—于恩... 2020-03-30
“中国梦·... 2020-03-30

新书 | 郑岩:《看见美好:文物与人物》

2020-03-30
         新书 | 郑岩:《看见美好:文物与人物》

    作者:郑 岩

  出版社: 人民美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06

  

新书 | 郑岩:《看见美好:文物与人物》

 

  内容简介

  本书不论是谈物、论人,还是对创作手法的解析,都是对美的追寻——艺术之美及其背后的人性之美。书中所涉及的古代艺术品,大都是考古发掘所得。作者试图用文字对艺术品进行再次发掘,即通过细致的观察、分析,来发现古代艺术品内在的价值。他们的美好,不经过再发掘,即使看了,也未必看见。

  自 序

  人民美术出版社的朋友一再督促我把此前的杂文找一下,结个小集子。其实我在论文之外的写作并不多,这次所收勉强凑了这些长长短短的、杂七杂八的文字,共20篇,虽然不是谨严平正的论文,但大致不出我的专业范围。

  我年少时沉迷于画画,读书不够,也没有做过作家梦。后来画没有学成,学了考古。考古学的训练讲求章法规矩,所以我未能在辞章上用工夫。大学毕业后,我枯坐于门庭冷落的博物馆,除应付各种杂务,也胡乱翻书,偶然写点札记,都十分零碎。后来读博士,我仍学考古。实际上,我始终没有多少机会参与田野发掘,算不上合格的考古工作者。我现在从事的专业是中国早期美术史研究,这在一定意义上,算是弥补了一下少年时代的梦。

  这些文字,多多少少与我的学习、工作的经历以及兴趣有些关系。重印这些短文,对于别人来说意义不大,真可谓祸枣灾梨。但其中早期的一些,对于彼时的我(一位二十多岁寂寞无助的年轻人),还是有些意义的。除了强化自己的文字基础外,那些印成铅字的杂稿也时时鼓励我一下,给我一些希望。有些零星的想法,开始以札记形式写出,后来则发展为较正式的论文。

  这些20篇短文彼此没有什么联系,有的是兴之所至,随手写成,有的是朋友的约稿,不得不写。较多的是关于中国考古学和早期艺术的札记,也有的写年画、照片,另外又从2004年出版的通俗读物《中国表情——文物所见古代中国人的风貌》中抽了两节。少数文字略加调整,但总体上保留了原来的面貌。这些短文最初发表时体例不一,少数有注释,大部分没有。这次结集,未加以统一。

  书中所涉及的古代艺术品,大都是考古发掘所得。我试图用文字对艺术品进行再次发掘,即通过细致的观察、分析,来发现古代艺术品内在的价值。它们的美好,不经过再发掘,即使看了,也未必看见。

  有几篇写到人物和事件,其中也谈到苦难,但我还是愿意将书名拟作“看见美好”。

  感谢李零先生的题签!我喜欢李先生的书,也喜欢他的字。

  感谢人民美术出版社的朋友们!

  郑 岩

  2016年8月10日

  目 录

  自序

  彩陶豆

  飞翔的纺轮

  愁眉

  一笔画

  河汉清且浅

  摇钱树

  考古发现的三国绘画

  说马三题

  窥窗

  墓葬壁画,画给谁看

  妙迹苦难寻,兹山见几层——早期山水画的考古新发现

  何像最真?——漫话历代孔子像

  追影——古代家祭偶像

  一幅珍贵的年画

  中国男人

  丹尼尔“鲜汁”及玉函山造像

  纽约的两个展览

  杨泓先生的另一支笔

  费慰梅与中国艺术史研究

  父亲的半盒铅笔——他的画、他的城、他的时代
 

  作者简介

  

新书 | 郑岩:《看见美好:文物与人物》

 

  郑 岩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汉唐美术史与考古学。著有《魏晋南北朝壁画墓研究》《中国表情:文物所见古代中国人的风貌》《从考古学到美术史:郑岩自选集》《逝者的面具:汉唐墓葬艺术研究》,以及《山东佛教史迹:神通寺、龙虎塔与小龙虎塔》(合著)《中国美术考古学概论》(合著)等书。

上一篇:“艺术与科学”命题的文化前提
下一篇:中国画廊行业积极转型的规划与策略
每日更新 >
111
相关展示 >
111
书画动态 >
111
公告公示 >
111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新闻中心 > 相关展示

新书 | 郑岩:《看见美好:文物与人物》

2020-03-30
         新书 | 郑岩:《看见美好:文物与人物》

    作者:郑 岩

  出版社: 人民美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06

  

新书 | 郑岩:《看见美好:文物与人物》

 

  内容简介

  本书不论是谈物、论人,还是对创作手法的解析,都是对美的追寻——艺术之美及其背后的人性之美。书中所涉及的古代艺术品,大都是考古发掘所得。作者试图用文字对艺术品进行再次发掘,即通过细致的观察、分析,来发现古代艺术品内在的价值。他们的美好,不经过再发掘,即使看了,也未必看见。

  自 序

  人民美术出版社的朋友一再督促我把此前的杂文找一下,结个小集子。其实我在论文之外的写作并不多,这次所收勉强凑了这些长长短短的、杂七杂八的文字,共20篇,虽然不是谨严平正的论文,但大致不出我的专业范围。

  我年少时沉迷于画画,读书不够,也没有做过作家梦。后来画没有学成,学了考古。考古学的训练讲求章法规矩,所以我未能在辞章上用工夫。大学毕业后,我枯坐于门庭冷落的博物馆,除应付各种杂务,也胡乱翻书,偶然写点札记,都十分零碎。后来读博士,我仍学考古。实际上,我始终没有多少机会参与田野发掘,算不上合格的考古工作者。我现在从事的专业是中国早期美术史研究,这在一定意义上,算是弥补了一下少年时代的梦。

  这些文字,多多少少与我的学习、工作的经历以及兴趣有些关系。重印这些短文,对于别人来说意义不大,真可谓祸枣灾梨。但其中早期的一些,对于彼时的我(一位二十多岁寂寞无助的年轻人),还是有些意义的。除了强化自己的文字基础外,那些印成铅字的杂稿也时时鼓励我一下,给我一些希望。有些零星的想法,开始以札记形式写出,后来则发展为较正式的论文。

  这些20篇短文彼此没有什么联系,有的是兴之所至,随手写成,有的是朋友的约稿,不得不写。较多的是关于中国考古学和早期艺术的札记,也有的写年画、照片,另外又从2004年出版的通俗读物《中国表情——文物所见古代中国人的风貌》中抽了两节。少数文字略加调整,但总体上保留了原来的面貌。这些短文最初发表时体例不一,少数有注释,大部分没有。这次结集,未加以统一。

  书中所涉及的古代艺术品,大都是考古发掘所得。我试图用文字对艺术品进行再次发掘,即通过细致的观察、分析,来发现古代艺术品内在的价值。它们的美好,不经过再发掘,即使看了,也未必看见。

  有几篇写到人物和事件,其中也谈到苦难,但我还是愿意将书名拟作“看见美好”。

  感谢李零先生的题签!我喜欢李先生的书,也喜欢他的字。

  感谢人民美术出版社的朋友们!

  郑 岩

  2016年8月10日

  目 录

  自序

  彩陶豆

  飞翔的纺轮

  愁眉

  一笔画

  河汉清且浅

  摇钱树

  考古发现的三国绘画

  说马三题

  窥窗

  墓葬壁画,画给谁看

  妙迹苦难寻,兹山见几层——早期山水画的考古新发现

  何像最真?——漫话历代孔子像

  追影——古代家祭偶像

  一幅珍贵的年画

  中国男人

  丹尼尔“鲜汁”及玉函山造像

  纽约的两个展览

  杨泓先生的另一支笔

  费慰梅与中国艺术史研究

  父亲的半盒铅笔——他的画、他的城、他的时代
 

  作者简介

  

新书 | 郑岩:《看见美好:文物与人物》

 

  郑 岩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汉唐美术史与考古学。著有《魏晋南北朝壁画墓研究》《中国表情:文物所见古代中国人的风貌》《从考古学到美术史:郑岩自选集》《逝者的面具:汉唐墓葬艺术研究》,以及《山东佛教史迹:神通寺、龙虎塔与小龙虎塔》(合著)《中国美术考古学概论》(合著)等书。

上一篇:“艺术与科学”命题的文化前提
下一篇:中国画廊行业积极转型的规划与策略
友情链接

中华榜书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4 电话:0311-86676562

法律顾问:河北高志廷律师事务所 e-mail:bangshuchina@126.com 中华榜书网

备案号:冀ICP备15004056号-2  公安备案冀公网安备13010202003569  技术支持:飞数科技

友情链接

联系人:李老师

电话:0311-86676562

e-mail:bangshuchina@126.com

地址:中国河北省石家庄市建设北大街223号

中浩第一商务北楼22层

邮编:050000

中华榜书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4

电话:0311-86676562

法律顾问:河北高志廷律师事务所

e-mail:bangshuchina@126.com 中华榜书网

备案号:冀ICP备15004056号-2

公安备案冀公网安备13010202003569

技术支持:飞数科技